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一十八章 殲援

數日後,在劉儉的命令下,後方運載攻城器械的軍隊,已經到達魯陽城外。

 之前張遼等數路兵馬都是急著趕到南陽境內的,所以一開始的大營中並沒有大量攻城器械。

 想要攻城,沒有攻城器械是不成的。

 而就地打造攻城器械又耗時頗久,所以劉儉一邊讓軍士打造器械,一邊命人從後方的司州調遣兵器到前線。

 原本在雒陽中,是沒有多少攻城器械的。

 畢竟當年的雒陽作為京城首善之區,儲存的多是戰馬和軍械,但是攻城器械這種東西都是在邊郡儲備製造。

 所以目前從雒陽方面運來的攻城器械,原來大多都是三河地區的。

 三河地處京師邊境重地,存儲了大量的攻城器械。

 甚至還有一些是前番擊敗袁紹時,從他的敗軍之中繳獲的。

 當這些攻城器械運轉到了前線,代表著北軍大舉攻城的日子已經到來。

 一輛高大的巢車開始在城外立起,在這高大丈餘的巢車之上,劉儉已經站在巢車上的瞭望臺中,觀察著魯陽城內的局勢。

 隨後在巢車的下方,許多攻城器械開始出現。

 一是壕橋。

 橋是為了通過城外的壕溝或護城河等障礙,作為攻城軍機動性的便橋。

 我國自戰國時代便有使用壕橋的紀錄,稱為“飛江“或“飛橋“。

 還有轒轀。

 轒轀,古代攻城用的一種特殊戰車。其頂上和兩側皆有用木頭和生牛皮構成的堅固屏蔽,以保護攻城士卒不為弓箭和滾木檑石所傷。

 魯陽雖然經過高幹修葺,但是護城河以及城池的規模並不算特別大,所以正適合壕橋和轒轀這種攻城器械。

 因為朝廷軍的主要兵力是在西面,所以劉儉將西門當做攻城的主要突破口。

 當西門外的朝廷軍開始大量集結,並且許多的攻城器械開始出現後,魯陽城北門上的袁軍就快速將這件事稟報給了高幹。

 而高幹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亦馬上來到了魯陽城的西門之上。

 當高幹看到漢軍的那些攻城器械之後,他不由氣的渾身發抖,牙齒也開始咯吱咯吱的緊咬。

 因為漢軍的大量攻城器械原先都是屬於他們袁軍的!

 這些袁軍的攻城器械,是當初袁紹在南陽郡製造完畢後,大量的運轉北上,意圖攻克雒陽用的。

 大部分的攻城器械北上都需要經過他們魯陽。

 所以高幹認得。

 似乎是為了故意讓城中的袁軍士兵們看到,劉儉還特意將這些這些攻城器械上,插上袁紹先前戰敗時,被他繳獲的各種旗幟。

 因為他要進一步打擊城中袁軍的士氣。

 果然當看到那些攻城器械的旗幟後,高幹心中異常憤懣,而城池中的士卒則是感到慌亂。

 被自家的攻城器械反過來攻打,不知是一種什麼滋味。

 正如劉儉所料,因為他的這些佈置,袁軍士卒開始產生躁動不安的情緒。

 且這種不安的情緒開始迅速在城中蔓延。

 高幹也是軍事經驗和閱歷比較豐富的人,他開始下令,讓各部校尉和司馬盡最大努力安撫士卒情緒。

 只等援軍一到,就可挽回士氣了

 高幹是這樣想的。

 但問題是,劉儉不給他機會。

 除了那些插旗的攻城器械,劉儉還讓人將他繳獲的衣甲,平鋪在了魯陽城下,讓城中的人看著。

 城頭之上,那些城中的將士們望著城下那密密麻麻的衣甲,心中皆大為恐懼。

 那些衣甲平鋪在那裡,彷彿一眼望不到頭。

 這得是損失了多少軍士,才會讓對方繳獲這麼多的衣甲啊?

 那些衣甲上海沾染著鮮血的痕跡!

 不得不說,城中的袁軍內心遭受重創。

 在這種情況下,袁軍的情緒想要安撫下來,簡直不可能。

 恐慌的情緒開始在城內蔓延,並且愈演愈烈。

 高幹的眼中噴射出了滔天的怒火!

 如果眼神能夠燃燒的話,那麼他的眼神就已經將北軍燃燒殆盡了!

 劉儉微笑著地看著眼前的情形。

 他並不著急向著對方發動攻擊。

 高幹要等他的援軍,那就讓他等。

 劉儉等的就是那些袁軍的到來!

 不過,他多少也要讓高幹有些壓力才是,不能讓這些人在城中憑白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