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四百六十六章 誰是最看重他郭嘉的人?


  廳堂之中,郭嘉和劉儉之間,陷入了一陣短暫的沉默。

  劉儉目光炯炯的看著郭嘉,而郭嘉在一陣驚愕之後,似若有所思。

  其實,從郭嘉剛才給劉儉報出的那些書名來說,一般人就能大概聽出郭嘉主攻的是一個什麼方向。

  《三略》《六韜》《孫子》《吳子》《司馬法》《尉繚子》,毫無疑問,郭嘉是以軍事方向為側重的。

  或者說的更確切一點,郭嘉是以陰謀詭計,謀算人心為專長的。

  因為他不能像是正常的將帥一樣領兵打仗,所以不能稱之為軍事家。

  換個方向來說,這樣的人專業是搞心理學的,是專業琢磨人的,專門搞事的人。

  郭嘉雖然在讀書的方面側重於軍事,但是在歷史上,郭嘉卻沒有任何獨自領兵的記錄和經驗,可以說他一直是在以一個參謀的身份留在曹操身邊輔佐他的。

  一位純純的參謀對於一位霸主來說重要嗎?

  對霸主而言,參謀是重要的。

  但對於一個國家而言,“純粹”的政客參謀都不會是國民最需要的人。

  雙向型的精英人才,才是世界真正能夠需要的人!

  而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才能真正做成大功業,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歷史上,劉基能參謀否?

  答案是擅謀!

  但同時劉基也精通於時政,並精研學術思想,也能參與制定大明律,對於依法治國也能夠提出其明確獨到的見解。

  諸葛亮能參謀否?

  答案是善謀。

  或許諸葛亮的謀體現不到特別精準精細的地方,但是單從他能夠提出“隆中對”,就可以看出,他是善謀的,對整體的大局,諸葛亮是有他的遠見和謀劃的。

  但諸葛亮僅僅善謀嗎?

  自然不是。

  制定法律,治戎為長,軍事發明,親統大軍,踵跡增築,改善水利……這些事諸葛都做過,而且也確實取得了成就!

  若只是能夠單純的揣摩人心,搞機謀,定計策,那上限最多不過是一參謀!

  然若能在參謀的基礎上,有能力指揮千軍萬馬,決勝陣前方為將帥!

  或是,若能在參謀的基礎上,可以興政治法,制定法律,福澤萬民,留名千古,可為相!

  歷史上的郭嘉,在曹操帳下,雖然做到了名留青史,但是你看他為曹操所做的每一件事,幾本都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去揣測人心,去分析去諫言,去分析時局。

  他在歷史上的基本工作就是侷限在嘴上。

  當然,這不代表郭嘉沒有成就。

  郭嘉最大的成就,就是洞察人心,他能看穿劉備,能預言孫郎,能理解曹操,能幫曹操決策……

  但他卻不能臨陣決機佈陣為將帥,也不能治理一方為相。

  他主要做的,就是給曹操分析各種敵方的意圖,曹操想什麼,郭嘉都能心領神會,平時一起聊聊,關係也挺好,要打袁紹時,他拋出十勝十敗論,讓曹操信心大增……但到了具體打袁紹時,他卻啥也沒幹。

  不是說歷史上的郭嘉做的不好,而是劉儉覺得……這是一種屈才。

  通過郭嘉試主的行為,還有他適才應對自己時所說的那些話,劉儉覺得,像郭嘉這樣聰敏有潛力的人,應該能比歷史上學的更多,做的更多,成長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