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四百六十五章 先生可能替我分憂?


  你說劉儉聽了郭嘉的話不生氣嗎?

  他當然生氣了,而且說實話,他心中氣的不行。

  郭嘉若是說別的事也就算了,但他偏偏要說新政的事兒。

  新政表面上看,是董卓提出來的,用來揚他這個相國的威名,打壓望族的。

  但實際上,新政是劉儉的努力成果,是作為改革這個世界、改革這個朝代弊端的第一項武器,而且新政的內容並不只是包含科舉和稅收土地政策,後續還有許多的改革措施!

  新政承載了劉儉想要實現自己心願,讓中土民族早一點強盛起來,屹立於世界之巔的迫切願望。

  這是一項可能需要數代人不斷努力的重大偉業。

  但是現在卻遭到了郭嘉無情的抨擊。

  毫無疑問,新政首先觸及的就是以汝南袁氏為首的望族門閥的利益,這一點,劉儉心中早就清楚,但是他從來沒有想到,被荀彧推薦到自己這裡來的郭嘉,居然也和汝南袁氏一個鼻孔的出氣,都來抨擊新政。

  他甚至愚蠢的說出了要讓自己和袁紹聯合,並恢復舊日體制的蠢話。

  劉儉覺得自己是不是找錯了人?

  劉儉的涵養雖然很好,但是此刻他也恨不得狠狠的給郭嘉兩個耳刮子,然後罵他幾句,一腳給他踹出廳堂。

  但是劉儉還是忍住了。

  並不是他脾氣有多麼的好,而是在他前世的時候,因為吃過發急脾氣的虧,受過幾次教訓,同時又受過很多人的教誨,所以他有一個相對比較良好的習慣。

  那就是無論有什麼事兒都不要著急,不要著急下結論。

  而且就算是結論不好,能不當著外人的面兒輕易發脾氣就不要發脾氣。

  要發脾氣,也等確認了對方確實是值得你發脾氣的人,再發。

  想到這兒,劉儉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只是這麼一會,他的情緒就穩定多了。

  隨後,他頗為玩味的看向了郭嘉,心中暗自揣摩了起來。

  這個在歷史上還算是有點名聲的浪子,說話倒是挺直率的。

  雖然他說的話並不中聽,但是他至少敢當著自己的面直說,毫無疑問,這也算是一樣本事了。

  當著河北之主的面兒信口雌黃,這也是一種膽量。

  難怪他在歷史上會被曹操依仗為軍事智囊……

  等一等。

  一說到曹操,劉儉的腦海中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雖然他並沒有見到過曹操與郭嘉在一起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但是毫無疑問,歷史上的曹操和郭嘉在搭檔的時候是沒有什麼間隙的。

  但是歷史上的曹操,在某些角度而言,所做的事情未必比自己現在做的要差。

  曹操做的事雖然最終沒有起到效果,但是依照劉儉的認知,曹操許多行為也是在相對的抑制最高階層的世家閥閱。

  但是,郭嘉似乎在歷史上並沒有讓曹操與袁紹聯合,史書上也沒有任何一句話提到郭嘉是維護大漢朝門閥舊體系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