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四百六十一章 壯哉德容


  派出探子去打探郭嘉的情況之後,劉儉暫時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兒,於是,他就在雒陽與兩位賢才談話。

  這兩個人現在都隸屬於盧植的治下,一個是張既,另外一個就是董昭。

  董昭是先前早就與劉儉認識的。

  當時的董昭也曾與劉儉達成過協議,待日後有機會時,劉儉就會將他舉薦入朝中。

  至於另一位張既,則是在這次千里奔襲雒陽之後,對劉儉的能力深感佩服,有意通過盧植的門路投效在劉儉的麾下。

  對於張既,劉儉也是非常看好的,畢竟這個人在歷史上的名聲非常大,為曹魏集團貢獻出了不可磨滅的力量。

  名臣二字,他當之無愧。

  “德容,公仁,你們二位都是當世賢才,今番既肯歸於吾之麾下,實乃大幸。”

  說罷,劉儉看向董昭:“昔日,我與公仁相見,乃議公仁生平之志,公仁志在廟堂,吾曾許諾早晚一日,必舉薦公仁入朝,今番正是時機契合之時,當朝相國有意向西進取,為大漢鞏固西州疆土,開闢商貿渠道,然缺乏賢能,允吾薦賢,此乃公仁之良機也。”

  董昭聞言急忙拱手道謝。

  劉儉又看向了一旁的張既:“聽家師言,德容雖然年輕,然政惠著聞,聲名遠播,可謂治理州郡的逸才,只是我想知曉,德容之志何在?是如公仁一般在朝堂,還是在地方?”

  張既沉吟片刻,方道:“回將軍,末吏雖然家中殷富,卻是寒門庶族出身,天幸少時曾拜入玄德先生門下,後又得遊公舉薦入仕,方有出頭之機,恩師曾與我言,以我的允文允武之能,且不論是出身、能力還有家族人脈,都當以治理地方,平定騷亂為己任,需走武略與治政相濟之路。”

  “因此,末吏志在地方。”

  張既口中的玄德先生,乃是右扶風郡郿縣有名的學者法真,而舉薦他入仕的遊公乃是遊殷,昔日乃是馮翊郡功曹。

  劉儉點了點頭,張既出身寒門,心中志向自然是與普通的高門士子不同……歷史上的張既縱橫雍涼,立下不朽之功,乃是大魏名臣。

  可以說,這是一位被三國演義所忽略的雄才。

  “德容果有高志,聽聞在劉某抵達雒陽之前,你曾為使者前去拜會董相國,受彼招攬,可有此事?”

  張既面露不屑之色:“確有此事。”

  劉儉言道:“既如此,我舉薦你往朝廷,治理涼州如何?”

  張既聽了這話,大驚。

  他急忙道:“董卓不過是一涼州虎狼,如何侍之?我仰慕將軍為人,傾心相投,將軍何其將我逐於虎狼之側?”

  劉儉很認真地對他道:“德容此言差矣,朝廷是朝廷,董卓是董卓,我非舉薦你去董卓麾下為幕僚,而是舉薦你前往長安,去治理涼州!你要記住,你是去為朝廷效力,不是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