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百六十二章 冠軍侯


  幽州的事情已經結束了。

  對於幽州的各項事務與政令,劉儉也已經做出了正確的指使安排,於是在初平四年的八月中旬,劉儉率眾返回了冀州。

  不過他人雖然走了,但他留在幽州的班底可謂的陣容豪華之極,幾乎是他手下的最強精英團體。

  身為後來人,劉儉要做的不光是中興,他的最大的目標是強漢,是讓大漢屹立在世界之巔,萬邦來朝。

  五胡亂華?這是堅決不允許的!

  所有的禍根,都要儘早誅除。

  不但要誅除,還要將這些禍根變為己用,讓這些禍根成為大漢朝的下屬之民,心甘情願的為建設強漢而貢獻一份力量。

  先前,朝廷方面針對幽州平叛功將的敕封,其實一直落下了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總操幽州全局,行假節鉞之權的劉儉。

  其實不是朝廷忘記了,而是朝廷故意的。

  對於這點,這一點劉儉並沒有什麼奇怪。

  自己的位置現在實在是有點太高了些,身為左將軍,同時還兼著牧守一方的大任,再往上擢升,怕不是就得給自己封大將軍了。

  以朝廷的角度而言,自然是不能這樣做了。

  所以,朝廷目前對自己的功績,只有裝傻充愣。

  不過劉儉也無所謂。

  不取其名,只取其實,一直都是他的發展策略。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麼。

  不過,事實證明,劉儉把朝廷想的有點小家子氣了。

  ……

  在劉儉回返冀州的途中,終於接到了朝廷方面送來的敕封消息。

  遷都長安之後,司隸改為了司州,同時設立五郡之地。

  以雒陽為中心點,北向的小孟津以北的河陽為臨界,西面以新安為臨界,南面劃分走了弘農的宜陽與河南尹的塢城,成立了一個所謂的“雒陽郡”,治所就是原先的首都雒陽縣。

  而經過了天子的誠意相邀,擁有海內名望的盧植,同時也是大漢朝的一員良將,成了雒陽太守,鎮守在此要地,為天子管理東都。

  將雒陽東都交給盧植,劉辯非常的放心,但是董卓可不是那麼的放心,畢竟雒陽實在是太富庶了,天下財富大多積累於此,當全交給盧植,他可不放心。

  所以,董卓想了一個損招。

  除了雒陽郡外,河東郡、河內郡、弘農郡、以及剛剛被董卓改為河南郡的河南尹,皆隸屬於司州。

  偏巧司州的這四個大郡,分別坐落在雒陽郡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位。

  算是將盧植死死的困在了其中。

  而這四郡的太守都是隸屬於董卓的親信嫡系。

  另外,還有司州刺史的職位,由中郎將牛輔擔任。

  這也算是變相的對牛輔前番敗於劉儉的一點懲罰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讓他掌軍監管司州,看住雒陽的盧植。

  任命下達的時候,劉儉還在幽州處理當地政務,他曾寫信給盧植,言司州的局勢如此不善,希望盧植不要去。

  但盧植確讓自己的好門生不要擔心,他此去雒陽絕不會有什麼問題。

  最終,劉儉還是沒有勸住盧植……盧植終究還是前往雒陽上任了。

  對於盧植前往司州的舉動,劉儉一開始還是很擔心,在他看來,老師這是有點羊入虎口。

  但隨著後續消息的傳來,劉儉又放心了。

  盧植畢竟是盧植。

  他在大漢朝堂混跡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不論是政治經驗還是軍功武績,都位列翹楚,面對董卓給他布的局,他豈能不自思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