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百三十章 讓功績與汝等


  我給玄德當主公正文卷第三百三十章讓功績與汝等賈詡說的很對。

  一旦董卓和皇帝推出新政之後,那對於天下望族而言,想要拿下新政,最快的方式無疑就是廢帝。

  這也是千年以來,無論是封建王朝還是古代奴隸制度時期,貴族想要維持自己權益的最好方。

  將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廢掉,重新換一個可以受他們掌控的領導人,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方法嗎?

  這也就是劉儉鼓勵董卓將天子和太后遷移往長安的根本目的。

  雒陽的確是東漢的古都,也代表了東漢王朝的政治影響,遷都這一件事,對於東漢王朝而言,確實損傷不小。

  但是,任何事情不能只看一個表面,巨大損失的背後,自然是有它的益處的。

  不論是董卓還是皇帝,他們在頒佈新政之後,如果還留在雒陽那就會直接面對各州高門望族以及滿朝公卿的無盡怒火。

  毫無疑問,如果不去長安,留在雒陽之地,他們最終的結局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即使去了長安,天子和董卓也會面臨巨大的考驗。

  但在長安,至少在正面的軍事上,憑藉關中地理之便,董卓想要對抗關東諸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正面軍事上的威脅如果擋住了,那剩下的毫無疑問就只有暗箭了。

  雖然暗箭沒有辦法那麼容易躲閃,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成功的,所以相對來說,窩在長安開展新政真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關東望族見一時之間拿皇帝和董卓沒有辦法,那他們必然就開始打別的小心思。

  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否認開展了新政皇帝的正統性,重新擁立一個天子,一個肯受他們擺佈的天子。

  如今天下之間,誰的血統最純正,可以和當今天子劉辯一較高下,來爭奪這個皇位呢?

  怎麼看也都是非陳留王劉協莫屬。

  而陳留王劉協目前人在何處呢?

  冀州牧劉儉的手中!

  想通了這一點後,劉儉對賈詡真是愈發佩服了。

  “先生高瞻遠矚,實在是令劉某人佩服,今後就天下格局之事,還望先生不吝多多賜教。”

  賈詡忙到:“不敢,不敢,賈詡一定全力輔佐主公,只是懇求主公暫時不要委任賈詡要職,詡只求為主公的幕僚食客,不為外人所關注。”

  劉儉聽了這話,快慰的笑了。

  ……

  隨著中原各方戰事的結束,董卓、劉儉以及關東諸侯分別撤回了自己的領地,這一年又過去了。

  初平四年即將到來。

  當然,現在的初平四年和歷史上的並不相同。

  歷史上的今年,為中平六年。

  而且就是在歷史上這一年。漢靈帝劉宏才剛剛去世,何進也是死在了今年。

  但是現在天下的格局早就與歷史不同,漢靈帝早已歸天,一切都與歷史上不一樣了。

  劉儉接受了天子調和的名義,率兵返回了鄴城。

  而還未等他進入鄴城之時,

  他就接到了後方傳來的奏報。

  原為泰山太守的漁陽郡豪右張舉,返回了幽州老家,在本地招兵買馬,並聯和遼西烏桓丘力居反叛。

  同時配合他的還有昔日的中山相張純。

  張舉和張純乃是同郡之人,在漁陽郡皆是一方豪右級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