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


  說起舒縣周氏,和袁術一樣都是衣冠巨室,天下間有數的頂級豪門。

  周氏近兩代之中,也皆有人位列三公,其中有上一代的家公周景曾居太尉。

  而這一代的家公之中,又有周忠入仕於朝,亦曾任太尉,後累遷九卿之位。

  可以說,在江淮之地,世家大族周氏完全可以稱的上是魁首之門。

  憑著舒縣周氏在江淮之地的影響力,他們既然派人來對袁術做出解釋,那袁術就不能不見。

  身為四世三公的袁氏,若是想在地方安穩,最主要的就是要利用這些與他們在利益上有共同點的世家大族,與他們達成政治與利益同盟,維持在本地的霸權。

  而且,汝南袁氏與廬江周氏,在某種意義上還屬於世交。

  想當年,兩家剛剛崛起之時,就曾共同在朝堂上有過互通。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周瑜的高祖父周榮,曾被袁紹和袁術的高祖父袁安徵辟。

  所以說,即使現在周氏一族已經昌隆了,但往前推四代的話,廬江周氏其實是汝南袁氏的故吏之門。

  而在袁安與周榮往後的這四代之中,兩家之間的利益合作互通之舉也是不知凡幾。

  特別是在朝堂的政治人事角度上來說,兩家這些年在中樞,彼此交換互通重要的人事任命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所以,當聽說廬江周氏幫助孫氏一族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逃走時,袁術其實是異常氣憤的。

  但是,礙於袁家與周家多年來的關係,袁術即使知道周家幫助了孫氏,但是一時之間也沒有對周家動手的意思。

  他本來還在琢磨著用一個什麼方法去找周家人探明此事,未曾想,周家人就主動派使者上門來與袁術溝通。

  這對袁術來說是一件好事。

  至少他不用多費腦筋去想著怎麼跟周家人套話了。

  這一次代表廬江周氏來見袁術的人,乃是周家本一代族中的俊傑周尚。

  而隨同周尚來的,還有一個是周家下一代的少年俊傑——只有十四歲的周瑜。

  周家這一代人中,最出息的三個人,乃是周瑜的父親周異,同時還有周異的兩個兄弟周尚與周忠。

  如今,周異和周忠都在雒陽任職。

  周尚雖然先前也在雒陽,但是自打董卓入京之後,周尚便放棄了自己的官位,回到了故鄉,擔負起了在地方安定族務的責任。

  其實仔細想想也能想明白,和汝南袁氏以及潁川荀氏一樣,周氏一族中也盡是眼光毒辣之人,在這個越來越亂的世間,他們自然也要想辦法,為家族謀取最好的出路。

  但凡是明眼人,就能看出,把族中的精英全部安插在雒陽之中是極為不智的。

  由董卓率領的雒陽朝堂,政局極度不穩定,一旦雒陽那邊發生政變,周氏一族的精英都會折損在朝堂之中,這對於廬江周氏來說是承擔不起的。

  但若是讓周氏放棄數代以來打下的政治格局,他們也絕對是不甘心的。

  對於世家來說,雞蛋要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周家在雒陽的朝堂中留下了周異和周忠,而周尚則是返回了本族。

  他除了在地方保護家族,振興族務外,同時還利用周氏在地方的影響力,趁著天下大亂開始擴充實力,增加徒戶,暗中操練兵馬,囤積糧草和軍械,保證廬江周氏能夠在亂世中謀得一隅之地。

  另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周尚要在自己的家族中,培養優秀的人傑,為周氏的未來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