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名士董卓


 蔡邕帶著《千字文》回家研究去了,田豐則是留在了董卓那裡,跟他商定這出版印刷行業當如何運作普及。

 其實田豐身為士族高門之中的一員,他對劉儉和劉虞鼓弄出了紙張書籍這件事,心中既感到歡喜,同時也有所牴觸。

 因為睿智的田豐明白,紙質書籍的出世有利於大漢文化學識的傳播……但身為高門士族中的一人,他心中也明白,學識文化傳播的越快越廣,有學識的人就會不斷增長,所謂的士人也會翻倍的變多,那他們這些現在立於萬民直巔的士族地位,就不會像是先前那麼金貴了。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士族在這個時代之所以值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若按照總人口比例來看,有學識的士族的整體數量還是太少了。

 可隨著紙質書籍與印刷廠的問世,民智開啟,有文化有學識的人口基數變多,原本很是值錢的士族群體……雖然依舊還會值錢,但彼此之間的競爭將會嚴重加劇。

 按後世的話說,就是出現內卷。

 毫無疑問,這對現有的士族群體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但田豐心中也明白,紙質書籍既然已經問世,那就說明這個潮流和驅使將勢不可擋,單純的橫欄硬擋,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時代的車輪是在不斷向前運轉的,非人力所能抗之。

 而且經過跟劉儉的相處,田豐已經摸清了劉儉的性格。

 這位只有二十五歲的主公倔脾氣一旦起來,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至於身為冀州士族中人的田豐在經過細細思考之後,決定將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與劉儉綁定在一條船上。

 利益是一方面。

 另一個方面,能夠打破大漢朝士族分佈格局的人,定為不世英主。

 身為一方智者,此生能夠碰到一位這樣的英雄人物,那是何等的幸運啊。

 不跟這樣的雄主綁定在一塊兒,那他田豐還要去綁誰呢?

 ……

 蔡邕走後,董卓讓左右之人盡皆退下,暖閣之中,只剩下了田豐,李儒二人。

 董卓問田豐道:“本相許諾,願扶劉玄德為青州牧,最多不過一個月,天使自當抵達青州下達任命,這點你大可放心!”

 田豐笑道:“相國恩威並重,賞罰分明,實在是天下人的榜樣!天下楷模之稱,我看當賦予以相國,而非那些表面剛正不阿,實則心黑手狠的卑鄙小人。”

 董卓如今已經位極人臣,心態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喜歡聽人吹捧。

 田豐之言,雖有吹捧之嫌,但在董卓聽來,還是非常受用的。

 管他是吹還是捧,反正好聽就行。

 他滿意地看著田豐,道:“關於這出版書坊之事,汝主既已功成,那下一步當如何做,他想來也是有了計劃吧?不妨試言之。”

 針對紙質書籍如何問世,田豐在來雒陽之前,早就得到了劉儉的授意,自然是明白要如何做的。

 “啟稟相國,紙張之業,雕版之術,工序發展,所巨耗者,桑木也,且在製作過程中,對水的質地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單紙業一項,就很難挪出青州,非得是在青州本土造紙印製不可。”

 董卓聞言,不由眯起了眼睛,顯得很是不快。

 “書籍暫時只能在青州印刷成冊,定是利潤極高極貴之業,普通的黔首黎庶是買不起的,但各州各郡庶族寒門子弟,苦求經卷而不得者,便是讓他們拋擲千金,也是願意的!”

 田豐這話說的很是中肯。

 當今天下,普通的黔首黎庶想要買書學習,確實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