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二百五十九章 潁川荀氏


 董卓瘋了一樣的不斷的催促著相府發出召書,將那些經過鄭泰選出的人召往京師,他甚至讓李儒進宮鼓動天子,讓天子配合相府一同發詔催促這些大儒名士。

 不論關東士人此刻心中是多麼的厭惡董卓,但此刻這個涼州蠻子畢竟佔據了大忠大義,“君權神授”的天子此刻站在董卓的一邊,如此就間接的等同於董卓本人也是被神授的。

 名士有一個特點,就是比較愛惜羽毛的,雖然進京輔佐董卓以士族的角度上來看,未免太低賤了自己,但現在違背董卓的話,就等同於違背朝廷和皇命,等同於在自己的清流身份上沾染了抗上不尊的汙點。

 於是乎,蔡邕第一個妥協了。

 被劉宏流放的大儒蔡伯喈,第一個抵達了雒陽,接受了董卓的徵召。

 蔡邕的到來,使董卓大喜過望,如此知名的人物受到了自己的徵辟,這等於是給他招攬知名士族為己用的大計開了一個好頭。

 身為被董卓招攬到雒陽的第一個天下名士,董卓對蔡邕的待遇可謂極其優厚,到了雒陽之後,立刻就將他任為御史。

 但在御史的位上還沒等坐滿一天,蔡邕又立刻被董卓任命為治書侍御史。

 隨後是尚書、侍中,最終在第三日就任左中郎將,並被敕為高陽鄉侯。

 三日之間,蔡邕屢屢升遷,數遍其職,此事一時間弄的雒陽內外皆聞,又逐漸向天下間傳播。

 蔡邕一把年紀了,先前曾不容於宦官,亡命江海近十年,如今被董卓如此恩遇,一時間竟被傳為佳話。

 而董卓和蔡邕之間的事情,也影響到了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被號稱有“潁川八龍,慈明無雙”的六龍先生,荀爽。

 荀氏乃是潁川諸族之中的大族,潁川士族門第數不勝數,彼此盤根錯節,其中最為有名的,是以荀、陳、鍾、郭幾大士門。

 而潁川的士族除了權謀法治之外,最擅長的就是彼此勾結為黨,地方士人相互之間的關係極為緊密,完全已經能夠把持一郡運作。

 雖然大漢朝的士族群體,彼此之間不是門生就是故吏,不是並稱就是朋友,雖然這種情況很普遍,但在汝潁之地卻最為嚴重,汝潁諸族大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之勢——相互抬高自己的同時卻又集體壓制別人。

 故而,在天下士族之中,汝潁之地的士人彼此吹捧的最兇,這個名頭那個名頭的也最多,什麼八龍、王佐、機變、璞玉等……後來汝南人許劭乾脆弄出月旦評,汝潁諸族借月旦評養望,對天下士人進行褒貶,在為汝潁本地士族擴充名望的同時,還掌控了士族中的輿論風向。

 說句誇張點的話,只要汝潁之士想,就是一頭豬上了月旦評,也能被評論成半個名士雅流。

 若是操持月旦評的人不想,不論這個人多麼有才華,也可以將他打入谷底,令其數年內不能翻身。

 這就是輿論的力量。

 透過現象看本質,所謂的月旦評,終歸不過是汝潁中人結黨營私的表現。

 董卓幼年之時曾在潁川待過,對汝潁之地的名士做派有一定的瞭解,潁川的“風土人情”也給幼年時期的董卓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好印象。

 所以,在這一次強徵名士入朝的舉動之中,董卓重點瞄準的就是兩個人,而這兩個人,分別是兩大鄉黨的代表,一個就是南陽的何顒,而另外一個就是潁川的荀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