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六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

第258章 劉虞說:德然,我只適合治民

 在與劉虞在各地調研巡查的時候,他還特意帶領著劉儉參觀了目前他在黃縣正在籌備第二大產業……造紙!

 相比於已經成熟了千年的青州鹽務來說,造紙可以說是整個大漢朝,或者說是整個地球目前的最新興的產業了。

 青州原本就有造紙的底子,特別是東萊人左伯發明了“左伯紙”之後,終於使大漢紙張的製造水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劉虞當初曾與劉儉在冀州相見,兩個人針對大漢朝的紙業以雕版印刷業進行過一番深層次的探討。

 兩個人都心知肚明,造紙業和雕版印刷業所形成的一套新興的產業鏈一旦固定,對大漢朝目下的腐朽局面,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不但漢王朝會再次興旺,整個社會的格局和所有漢民的素質,都會往上跨越一個新臺階。

 那一次會面,劉儉和劉虞經過深入探討後,知曉時機還不成熟,要大面積推廣造紙印刷,有幾個方面需要重點處理,一是民食、二是傳播方式,三是工藝成本等。

 自那次會晤之後,劉虞就決定來青州就任州牧了。

 左伯紙起於青州,而養殖大量桑樹的州郡也只有青州和益州,想要大力發展紙業創新,也只有在青州才最為合適。

 而劉虞這一次如此有信心的帶著劉儉參觀東萊郡的造紙,想來是一定有所突破的。

 ……

 劉虞在黃縣設了一個專門研究紙張製造的工坊,而被他請來在造紙工坊擔任重要崗位的人,都是青州本地擅長書法,同時又對造紙業頗為感興趣的學者級人物。

 而帶領這些人的領頭人,就是左伯紙的創造者——左伯,字子邑,乃是東萊郡赫赫有名的名士,同時也是當地有名書法大家。

 左伯的年紀很大了,一半的頭髮已經變為了銀絲,鬍鬚也是黑白參半,不過他說起話來,還是中氣十足,身體頗為硬朗。

 左伯老大年紀才創出了左伯紙,雖然左伯紙的製造工藝對當下的情況而言並不適用,但已經足夠使其揚名。

 可以說,左伯這輩子養望養的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夠本了。

 劉虞初到青州之時,想請左伯相助繼續改良造紙的技術和工藝,但左伯並沒有應允。

 因為此事對他本人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實利。

 左伯紙改不改造,那也都是他創造的,不論這紙張被優化到什麼程度,對他個人來說都無所謂了。

 可造紙的技術,事關漢家天下氣運,同時也承擔著當下社會與文化轉型的巨大變革任務,劉虞不肯能因為左伯一次的拒絕就放棄邀請他。

 於是,身為一州州牧的劉虞放下了身段,親自前往名士左伯之處,拜請他出山相助。

 劉虞如此行為,確實讓左伯很是感動。

 能夠做到這一點,足見劉虞是個務實肯幹,且知人善任之人。

 但是左伯不明白,劉虞為什麼會對造紙這麼感興趣,紙張也不過是一個可以承載文字的載體而已,這年頭不論是用竹簡,還是用絹帛,或是紙張,又有什麼區別呢?都能看,也都能用!

 何必這般執著呢?

 劉虞給了左伯答案。

 他去拜訪左伯的時候,帶了一份雕版印刷的簡易木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