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二百零六章 劉儉的行動


  雒陽方面,所有的人都在暗中行動,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安全在暗中佈置著。

  在這樣的背景下,雒陽城即將掀開一場奪取最高權力的狂潮,而身為冀州牧的劉儉,也自然是不可能什麼都不做。

  他開始暗中調遣兵馬,整備兵將,準備前往雒陽。

  當然,劉儉並不是去雒陽奪權的。

  董卓先前執掌西伐涼州之戰,且一直沒有讓出兵權,後又在涼州徵調了西涼猛士,擴充了兵源。

  他手中有涼州軍士與六郡三河銳士所組成的軍隊,劉儉沒有必要去和董卓硬碰硬。

  在目前這個節骨眼上,單以軍隊這一項而論,誰閒的沒事去雒陽與董卓硬碰,恐怕都會碰的頭破血流。

  況且董卓一向與劉儉的關係還算是不錯,雖然他為人頗為兇殘狠厲,但對劉儉一直都是另眼相待。

  如果不是有特別利益需要摘取的情況下,劉儉暫時不想與董卓正面為敵。

  不是他不想為國除賊,實在是除不過來。

  都說董卓是大漢奸賊,難道雒陽朝堂中的那幾個就不是了嗎?

  要是能把他們都弄死,劉儉早就動手了,但眼下不是那麼回事。

  不過,這次雒陽,他還是有必要去一趟的。

  當然,劉儉此番並不是大舉進兵。

  畢竟他是牧守,隨意行大軍去雒陽,這會讓有心之人捉到把柄,回頭再告他個謀逆之罪。

  他風評這麼好,犯不上因為這點事壞了名節。

  所以,要帶合適數量的兵,在合適的時機出動。

  首先,兵馬要精。

  其次,就是隨軍的戰將和司馬也要仔細遴選。

  趙雲,夏侯蘭,徐榮這是必須要帶的人。

  另外以徐榮監管都尉的名義,將河間國的張合和高覽調來同往。

  另外,再以討賊的名義,再次徵調黎陽營的張飛和韓當與他共同討伐黑山,實則是去雒陽。

  鄴城方面,讓程普和田豐替自己坐鎮,監管各郡。

  冀州北境諸事,包括監視幽州的烏桓之眾,則由盧植坐鎮,可謂萬無一失。

  黃忠和關羽繼續在幽州擴大勢力,此番不找他們。

  沮授和審配則以參軍的名義隨軍。

  集五千兵馬,暫時先屯紮於黃河渡口,在冀州境內緩緩西向而行。

  名義上是再次出討黑山賊寇,但實際上卻是靜觀雒陽的動向,以便隨時前往帝都。

  在劉儉看來,以他目前的這個軍中配置,應該是可保此次出征萬無一失了。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了雒陽劉備派人送來的書信。

  卻是屯駐在河內的丁原與幷州的張懿,在劉備的諫言下,已經被袁基和何進調遣入京了。

  沒有了西面這兩個人的掣肘,劉儉通過三河去往雒陽的行動,將更加的順暢無阻。

  劉備此舉,算是了結了他的兩塊心病。

  自家的這位兄長,在關鍵時刻是真的給力!

  劉儉集結了冀州的五千精銳,並聯合黎陽營,打著討伐黑山的口號,屯兵於黃河沿岸,設立營寨,整軍布武。

  立營之後,劉儉派出不少的探馬前往雒陽,讓他們將司隸一帶的情況隨時向自己彙報,哪怕就是風吹草動,也不能有半分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