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趙氏兄弟,情深義重


  趙珺和真定縣令,確實都違反了法律,但是在劉儉看來,趙珺多少算是情有可原的,真定縣令罪無可赦。

  不是他從內心中因為趙雲就傾向趙家,至少趙珺是真真實實的從自家拿出了財貨,去安撫常山義軍的遺孀孤寡,這件事不難調查,回頭只需要在鄉中略微走訪幾日,就能摸清真偽。

  而現在的真定縣令才剛剛上任不久,就已經打算和本縣豪右制定計劃來侵吞官署下撥給義軍的軍械糧秣了。

  而且他們打的算盤確實很精。

  畢竟如今褚燕在太行山脈中起事,動靜鬧的頗大,州郡準備撥下來的軍糧和甲冑,三分讓趙珺用來安撫義軍的遺孀家眷,剩下的七分縣令和地方几大豪右準備私藏瓜分,日後待褚燕再往常山來時,他們只需將扣下的軍械糧秣藉口為賊所掠,上面也無法查明真偽。

  畢竟常山國經過黃巾一亂,已經空虛,到處都是需要孫瑾去填補的窟窿,真定的事也未必能夠牽扯到郡國過多的注意力。

  最後至不濟,拿趙珺頂罪就是了。

  劉儉覺得,在某種意義上而言,常山的一些豪右之家,已經對這個天下未來的走勢有所預判,所以才著急儲備糧草和生鐵軍械,在他們個人的角度上來說,也算是說得過去。

  但諸豪不想辦法自己購置應急物資,卻想要從州郡騙,那這種做法卻決不能姑息。

  這種事情,若是換在黃巾起義之前,一般不會存在,但很顯然,黃巾起義後八州聯動的後遺症已經出現,從最基層的諸豪開始,這個天下間但凡有些實力和勢力的莊園主,已經開始有所行動了。

  常山真定的這件事,或許只是一個代表性案件,但絕不會只是單一的。

  看來,經過黃巾一事,紛亂的苗頭已顯。

  劉儉問趙雲道:“還有一事,我想問你。”

  趙雲拱手道:“方伯請問。”

  “汝兄趙珺,讓你偽裝成一個不守禮節,不務正業的少年郎,是為了讓你遠離那真定縣令,不參與到此事中,用來保全你的?”

  趙雲道:“是,其實家兄也明白,日後若事發,縣令與諸豪必將委過於家兄,只是我趙家兄弟除此法之外,別無他計,我家中只有兄弟二人,那縣令先前曾一直告知家兄,想讓我負責暗中接洽諸豪,只是家兄一直不允。”

  劉儉點了點頭,他大概能猜透真定縣令和趙珺各自的想法。

  真定縣令對趙家人不放心,既然已經打定主意日後讓趙珺定罪,那莫不如將他的弟弟也牽扯進來,日後若果然東窗事發,就將他們兄弟一併處置了,也算不留後患。

  不過趙珺終歸也是個明白人,他乾脆就將趙雲和這一眾小兄弟,打造成一群不堪大用的“人見人憎的鄉里閒漢”,如此可堵住真定縣令的嘴,不讓自家兄弟摻和到裡面。

  遊手好閒之人,豈堪大用?

  劉儉細細回想,那晚趙珺和趙雲做戲失禮於諸貴人面前,趙雲好歹也算是挨個問候了諸貴人一句,可唯獨對那真定縣令,連一個字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