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九十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


  有些話劉儉確實不太好說,即使是當著他老師的面,因為有些事屬於他的揣度,不足全信,但也不能不全信。

  至少就他目下的身份,他不好多言,如果以後他能夠執掌權柄重器,那什麼不該說的話,他也會無所顧忌了。

  世上無不可言之事,還是看身份而已。

  且不說各地的這些小股叛亂,單拿黃巾起義這件事舉例。

  黃巾軍在大漢戰場上的主要力量是氓首,流民,黎庶,這一點肯定是沒錯的。

  這場浩大的農民起義,在最前線做犧牲的人都是那些吃不上飯的氓首和流民。

  但在背後推動著這些可憐人的暗手又是誰呢?

  還是那句話,上層基礎決定了下層建築。

  劉儉不覺得只是靠著以流民氓首為基礎的軍隊,可以達到八州聯動,同時還能將觸角伸到雒陽皇宮之中。

  這當中沒有巨大的力量在斡旋嗎?自然是不可能的。

  仔細想想,自古以來的農民起義,在很多時候都是被有心之人刻意利用的。

  昔日的大澤鄉起義轟轟烈烈,但最後的漁利者終歸還是六國貴胄,他們巧妙地利用了農民反抗暴政的怒火,再次樹起了六國大旗。

  沒有陳勝吳廣,對於他們而言其實也無所謂,他們依舊可以等。

  等一個可以在最低等的黎庶中振臂一呼的帶頭者,至於此人賢否愚否、貴否賤否,都不是很重要。

  反觀現在,自熹平以來,歷年來在大漢的各郡各縣不斷的出現反叛者,直到黃巾軍這個最為龐大的反抗群體出現,這當中內在的邏輯又是什麼呢?

  推波助瀾的人又是誰?

  或者不應該說是“誰”,而是“誰們。”

  劉儉敢肯定,這個誰們裡面一定是有被黨錮的士族群體。

  但絕不會只有被黨錮的士族群體。

  土地在某種意義上,是控制流民數量的關鍵,有人把手稍稍一攥緊,海量的流民就會出現,而流民激增後,反叛的火種就等於在民間埋下了,在這個時候,只需有心的人稍稍與有在民間有影響力的人串聯煽動一下,就會形成一股又一股的反叛勢力。

  張角只是恰到好處的在這個時間出現了而已,沒有張角,早晚也會有李角,王角,朱角,胡角……

  同理就像是大澤鄉一樣,沒有陳勝吳廣,早晚也會出現其他的人,而當這個人出現的時候,就是六國貴胄的行動之機。

  就眼下的時局而言,各地的流民激增,反叛驟起,朝廷改變了政策或者對待反叛當地大族的態度,這些戰亂就會隨著朝廷與各高層階級的聯合而被撲滅。

  結果就是朝廷平定了禍亂,而協助朝廷平定禍亂的勢力得到了政策傾斜的滋養,唯一被犧牲掉的,只有被利用而反叛的最底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