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十九章 劉儉,曹操,袁家兄弟


  涿縣四虎的故事,給了袁基很大的啟發。

  這個故事當中所講的幾個人,不論是在身份,還是所受教育的程度,亦或是起步之機,較袁基的都是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涿郡四虎所擁有的東西,袁基都有,在故事當中,唯獨有一樣,讓袁基聽了之後很是豔羨,那似乎是他這些年來所沒有感受的到的東西。

  兄弟之誼!

  不論前途如何撲朔迷離,涿郡四虎一直都是同進退,共相扶!

  劉儉告訴袁基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這個世道混,光有家族和地位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有心腹兄弟與你同進同退。

  袁隗想將袁氏的宗主之權分化於同輩諸兄弟,那你袁基身為一宗之長,為何就不能將兄弟們收攬的身邊為己用?

  難道,袁家兄弟就必須要以上一輩的叢叔馬首之瞻麼?

  事關宗族大計,只要是在不違背孝道倫理的情況下,兄弟們為什麼就不能自家抱成一團呢?

  這才是駕馭袁門的最高水平。

  聽了劉儉的話,袁基茅塞頓開。

  “是啊,是啊,不管一個宗族的權力如何分割,只要宗主能夠將人收攏住,分不分割,卻也毫無區別!”

  劉儉認真地道:“君侯所言甚是,古時便是高祖和光武,憑一己之力想要盡攬一國之權,也是難上加難,非得分權於功臣方能穩固,馭權不如馭人,正是兵戰為下,心戰為上!”

  此時,一眾人已經抵達了雒陽城,袁基拉住馬匹的韁繩,滿面感激之色地看向劉儉。

  “聽君一席話,令某茅塞頓開,如飲甘泉之水,今後賢弟便是袁某摯友!”

  說罷,便見袁基從箭壺中抽出一支羽箭,當場折斷,道:“從今往後,劉賢弟便是袁某的刎頸之交,若有舍離,有如此箭!”

  說罷,用力的將箭折斷。

  劉儉愣了愣。

  這什麼意思?

  難道,我也需要立個誓言嗎?

  但很顯然,袁基並不需要劉儉立誓。

  在他看來,以自己和劉儉的身份,只有他拋棄劉儉的份,劉儉這一輩子巴結自己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捨離自己呢?簡直好笑!

  “劉賢弟,從今往後,你便是我的心腹之人,你適才所講的那個涿縣四虎之事,令我深受啟發,只是袁某昔日不曾做過此等事,當如何行事,還請賢弟教我?”

  劉儉很高興袁基沒有逼他立誓。

  於是,他決定出主意幫助袁基達到他的目地。

  “君侯放心,有儉在,自然會為君侯設計安排。”

  ……

  ……

  三日後,袁紹帶著曹操和許攸,來到了袁基的宅邸。

  只因昨日,袁紹受到了袁基派人送來的邀請,請他今日來其府上赴宴。

  而且信中,還特意點名了同時邀請袁紹的兩位至交——曹孟德和許子遠一同來其府上。

  袁基的邀請,著實是讓袁紹驚訝了許久。

  整個袁家,除了每年的佳節或是壽辰,多少年來,袁逢的三個兒子平日裡基本沒有私下相聚喝酒之時。

  相比於和族中兄弟們宴席,他們更喜歡和各自那一群朋黨每日豪宴,並研究他們心中所謂的大計。

  主要也是在袁家,三個兄弟各有各的圈子。

  袁基平日裡飲宴的對象是朝廷公卿,亦或是雒陽城中的一票侯爵,都是身居高位的達官顯貴。

  袁紹則是與曹操,許攸等一眾奔走之友日日相聚密謀,暗中聯絡黨人,積累聲望。

  袁術則相對輕鬆,和他的那些以豪俠之輩著稱的朋友們射獵賽車,鬥鷹走犬,飲酒豪宴,妥妥的陸中旱鬼。

  平日裡各忙各的三個人,除了族中議計,其他時間幾無交際。

  大家都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