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四章 同窗可用

 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劉備想出頭最少也要等到黃巾起義以後。


 可就算是黃巾起義平叛立功,劉備因為出身太低的原因,幾年折騰下來也沒見得有多大建樹。


 這麼遷延下去,等他們出息的時候,劉儉差不多都是半老頭子了。


 有些事情可不能順其自然。


 劉儉思來想去,覺得如今正是夏育等人跟鮮卑作戰失敗的第三年,今年江夏和廬江郡反叛,幽州邊境多年遭鮮卑入寇,已屬事急,若能借著這個機會建功,說不定可以讓自己和劉備搶先一步進入仕途,早點開始積累政治資源。


 若是能夠在大亂之前,拿下一塊根據地,那肯定是最好不過的。


 但僅僅從軍建功是不夠的。


 正如張飛所言,良家子從軍的多了去了,能建功的人也多了去了,從小卒開始幹,能熬出頭嗎?


 要建功,同時還得有靠山和門路相輔相成。


 ……


 “公孫瓚?”


 劉備有些不以為然:“他雖是遼西大族中人,可不過是庶子出身,公孫一族不會以其為重,他能幫我們什麼?”


 劉儉聞言笑了,果然和他想的一樣。


 他在緱氏山跟公孫瓚當同學的時候,就有些奇怪,既然劉備跟公孫瓚關係還湊合,且都是因身份問題而被束住手腳,算是同病相憐,那為什麼公孫瓚早年發跡的時候,劉備沒有去求,而是後來等公孫瓚事業大成時,才勉強拉了劉備一把?


 切身處地的生活在漢朝後,劉儉才明白,不是劉備不想早用公孫瓚這棵大樹,而是他不知道公孫瓚現在是幹什麼吃的!


 聽著很好笑,可真就是不知道。


 跟後世相比,漢朝的通訊真的太落後了,電視、手機、報紙、圖書要啥沒啥,人口識字率也很一般,很多人連居住地的縣署各級官員叫什麼都弄不清楚,更何況異地他鄉?


 類似於公孫瓚這樣的同窗,離開學堂後,對於劉備來說就猶如人間蒸發一樣,除非是非常特意的關注打聽,否則訊息的時效都會以年為單位延遲。


 但現在,劉儉可一直在打聽公孫瓚的消息。


 且自打在緱氏山分別之後,他也時不時的會給公孫瓚寫信,保持適當的聯繫。


 哪怕公孫瓚不怎麼給他回信,他也寫。


 漢末兩個大諸侯,一個前期一個後期,都是他同學,除非他是真傻,才會放任公孫瓚自流。


 至於公孫瓚的具體情況,他能做的也只是花錢買通驛吏,定期從遼東那邊知道一些零星半點的訊息,但僅僅是這樣,對他來說就足夠了。


 他不需要知道的太多,只需知曉關鍵的節點。


 “兄長不知道,公孫伯圭如今已是今非昔比,不可與當年相提並論。”


 “何意?”


 劉儉耐心地給劉備捋順:“公孫伯圭因為相貌威武,嗓音高昂,被本郡候太守看中,招了女婿,不然你以為當初憑他公孫氏一庶子,憑何能入盧師門下?”


 劉備驚訝道:“當初在盧師門下,卻不曾聽他說過此事!?”


 “上門的女婿,靠著岳父,不甚光彩,他自然不好意思多說……不過他現在可發達了,去年此時,他是遼東屬國的六百石長吏,年末上計後,已是比千石的縣令,不日就要來此上任。”


 劉備聞言甚感吃驚。


 這才過了幾年,公孫瓚就已是當過六百石的長史,如今更是一躍至比千石的縣令,月谷八十斛的高官。


 在大漢,千石是一個分水嶺,自千石以上,就當另眼相待了。


 公孫瓚目下雖是比千石,可他一年也不過比千石高官少一百八十石的俸祿而已,已然是一腳邁進了大漢高貴階層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