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二百六十一章:困局(第2頁)

    從遵化一線走,能出關的位置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遵化城西北處的大安口。

    “明軍的主力在薊州鎮和永安府,這兩個地方去不成,我們總不能走大安口吧?”

    崇禎二年的時候,他們第一次入口便是從大安口毀長城而進。、

    “大安口地勢狹窄,而且明國也有重兵在大安口防守,就算能夠攻下,走大安口光是將人口輜重運送出去都要許久,我們等不了太長的時間,所以我們也不能走大安口。”

    多爾袞搖了搖頭,這個的想法他也曾經想過,但是不久就被他自己否決了。

    大安口這個地方地勢狹窄,雖然可以行軍,但是他們攜帶這麼多的輜重,卻是不好及時運送出去。

    關寧軍野戰是不行,但是他們守城卻是頑強的過分,他們真的能夠守著遼東一直到老死。

    瀋陽和廣寧要不是因為守將利令智昏,還有內應的存在,甚至都不會陷落。

    遼東那一座座堡壘構建起來的堡壘群,他們哪怕是坐擁著成群的紅衣大炮,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全部拿下來。

    高起潛帶領的關寧軍雖然是個軟柿子,但是有之前在武清南郊的前車之鑑,很難讓人不去擔憂高起潛又發瘋。

    夜長夢多,一旦運送輜重的時間長了一些,關寧軍只要敢殺出來,到時候他們必然會遭遇不小的損失。

    關寧軍多騎兵,分散開來四處襲擾,總能夠搶回一些東西。

    他沒有打下濟南,又接連損兵折將,再損失這些劫掠來的輜重和人口,他也沒有辦法去向黃臺吉交差。

    至於當初另外兩個入口,洪山口和龍井關則是在薊州鎮的北方。

    要從這裡出關,也需要先解決薊州鎮的明軍。

    孫傳庭的抄前之策,還有設下的防禦,真的讓多爾袞深感頭痛。

    如果明軍還是跟以前一樣,那麼其實孫傳庭這樣的佈置根本沒有多少的用處。

    因為明軍不敢主動出擊,那麼再好的方略也只是空談。

    他們只需要像第一次入口一樣,派一隻兵馬,往一座城下一圍,然後大軍攜帶輜重便可以直接從城下經過,城內的明軍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的動作。

    但是現在不行,明軍在孫傳庭的帶領之下數次佔據上風,士氣也得到了上漲。

    而在之後的襲擾之中,不斷的獲取優勢,也讓明軍的士氣不斷的攀升。

    短短的三個月時間,整個關內的明軍都像是換了人一樣,作戰極為主動。

    而且最為煩人的是,明軍的主力根本就不和他們正面交鋒,不給大規模交戰的機會。

    一直都是派遣大量小規模的騎兵部隊襲擾,讓多爾袞深感其煩。

    他麾下滿打滿算一共都只有八萬軍兵。

    這一次入關到現在,搶掠到的人口和牲畜大概還剩下三十七萬左右,糧草輜重更是不計其數。

    這麼多的人口牲畜,還有糧草輜重,只能靠著八萬軍兵來管理,還需要分兵各處防守。

    兵力很多時候都是捉襟見肘,哪裡能夠完全兼顧的過來。

    多爾袞的眼神在輿圖之上不斷的遊動,他在思考一個可行的方略。

    能夠從東面的冷口還有喜峰口走,自然是最好的。

    黃臺吉帶領著兩黃旗主力此時正在兩口之外,等待著接應他們。

    只是孫傳庭帶領的明軍主力又在永安府,讓多爾袞頗為忌憚。

    武清、東安兩地的交鋒,孫傳庭帶領的明軍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傷亡。

    孫傳庭的麾下有兩名將領最為難纏,一個是曹變蛟,另外一個則是陳望。

    從最初的真定之戰這兩個人的名字,就已經是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多爾袞的耳中。

    這兩人帶領兵馬在這一路上,殺傷了他麾下不少的軍伍。

    兩人都是騎將,麾下都有一支精銳甲騎,轉進如風,奔襲如電。

    軍中的蒙古遊騎根本擋不住這兩部兵馬,只有各旗的精騎能夠稍微招架一二。

    而且那個陳望麾下還有一支裝備著大量火器的部隊,不僅攜帶者一種發炮極為快速,射程頗遠的火炮,而且火銃也極為犀利,比一般明軍使用的鳥銃裝填要快許多,而且更狠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