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八章:決心(第2頁)

  這三年以來,建奴不斷的發展壯大,比起八年之時強的不止是一星半點。

  所以孫傳庭在接站之前,一直都是極為小心謹慎。

  甚至給曹變蛟和賀人龍下達軍令的時候用的詞都是斟酌了良久,讓其儘可能的保全實力。

  只是,如今眼前的局勢變幻的太快。

  護衛著清軍兩翼的蒙古騎兵在曹變蛟和賀人龍的夾擊之下,已是大半潰散。

  在經過了短暫的思索,還有衡量了彼此的實力之後,孫傳庭下達了一個大膽的軍令。

  “令,曹變蛟、賀人龍領本部精騎,截斷建奴後撤之路!”

  “令,督標營渡河,遙望列陣,戒備建奴……”

  戰場之上馬蹄聲轟然不絕,在孫傳庭的命令之下,大隊大隊的騎兵繞開清軍的大陣自兩翼飛馳而去。

  孫傳庭親臨前陣,與曹文詔一起,於前陣統兵。

  領本部騎兵與督標四營的騎兵,佈下大陣,與清軍相對而望,兩軍相距僅有五里。

  孫傳庭目視著前方,他的神情冷峻,眼眸之中古井無波,似乎一切都是胸有成竹,任何事情都無法使得他的心緒發生起伏。

  但是這只是在外人看來的一切,孫傳庭緊緊握著手中的馬鞭。

  他能夠清晰的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清軍有近五千人,甲兵眾多,武備齊全。

  三個甲喇的戰兵,這已經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而且還是正藍旗,八旗之中的嫡系一線。

  兵戰兇險,不是簡單的力量對比和人數對比,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兵敗身死,棋差一著,便有可能滿盤皆輸。

  孫傳庭之所以不贊同盧象升和清軍決戰的原因,正是因為他覺得盧象升的計劃太過於弄險。

  清軍此次入關籌謀良久,動如雷霆,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明顯是有備而來。

  而他們卻是被動防禦,一路上顧此失彼的事情多如牛毛。

  各鎮軍將皆是紛紛退避,未戰先怯。

  多年以來與清軍野戰,皆是敗多贏少。

  對於決戰的勝負,孫傳庭並不看好。

  而且此次建奴入寇,協同了大量的蒙古輕騎一起南下。

  就算是決戰真能得勝,只怕是也動搖不了建奴太大的根基。

  只是現如今,一個絕技的機會就這樣的擺在孫傳庭面前。

  “建奴軍陣嚴密,不可以騎兵強攻,要想擊破建奴大陣,還是需要用步兵破陣。”

  曹文詔舉起了手中的千里鏡,緊蹙著眉頭,觀察著不遠處的清軍大陣。

  他和清軍算得上是老對手,自然是知根知底。

  清軍的大陣長寬都約有一里,原本是橫陣,此時已經是變成了方陣。

  盾車在前,中夾火炮,四面列陣,弓手據於盾車火炮之後,兩翼是重新聚集起來的蒙古騎兵。

  眼前的場景和當初收復遵化四城之戰時如出一轍,當初的清軍在面對包圍的時候,也是如此列陣據守。

  “建奴以盾車堅固,弓弩難穿,銃炮難透,建奴甲兵多持硬弩強弓,我軍軍中多為開元弓,少有重弓,對射我們不佔優勢……”

  曹文詔微微側目,看了一眼同樣正在用千里鏡觀察著前方清軍大陣的孫傳庭。

  孫傳庭所使用的千里鏡是伸縮式的三節望遠鏡,拉長之後長度足有一米,是用支架架設在高坡之上的。

  緊急的情況,人的肩膀也可以當成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