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六十九章:洪流(第2頁)

  但是,他最終還是失敗了。

  ……

  雨勢雖小,但是滴落在眾人的身上仍然發出不小的響聲。

  從峪口處傳來的戰鼓聲,在雨聲的襯托之下遙遠的彷佛自天邊傳來。

  雨水淤積在高坡之上,達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便順著高坡緩緩流淌而下。

  陳望邁步向前,周圍一眾甲士紛紛向著兩側退讓而去,讓出了一條通道。

  此時的高坡之上,原本護衛著高迎祥的一眾親衛早已經是被盡數斬殺。

  只要陳望一聲令下,他麾下的軍兵便可以一擁而上,直接生擒高迎祥。

  陳望握緊了手中的雁翎刀,如果他和高迎祥處境互換,他絕對沒有辦法如同高迎祥這樣一般平靜。

  其實陳望有很多的話想要去問一問高迎祥,但是這些問題最終卻是都堵在喉中,沒有辦法問出。

  身為營將,他不能夠和高迎祥有過多的交流。

  四下數百雙耳朵都在聆聽著他們的對話。

  高迎祥手執著雁翎刀,獨自一人站在包圍圈中。

  哪怕是周圍全是敵人,他的臉上卻仍然沒有絲毫的懼色。

  陳望看著站在身前不遠處的高迎祥,心中百轉千回。

  雖然結果都是兵敗黑水峪,但是發生在高迎祥身上的事情其實已經改變。

  原本的時空之中,高迎祥也是在黑水峪遭受伏擊,但是並沒有兵敗之後被一直困於峪內。

  曹變蛟也沒有參與黑水峪之戰,而是在圍剿降而復叛的過天星。

  七月十五日高迎祥出黑水峪,屯兵仙遊寺。

  但是在十六日出峪的時候,遭遇明軍伏擊的情況之下,高迎祥臨危不亂指揮著大軍反擊,甚至贏得了初戰。

  孫傳庭麾下督標營幾度潰敗,參將李遇春負傷下陣,本營損失慘重。

  在洪承疇領兵趕到之後,才最終守住了防線,擋住了高迎祥的後續進攻。

  七月二十日,激戰四日,高迎祥仍然沒有放棄希望,他帶領著麾下的部眾再度發起進攻。

  這一次的進攻,高迎祥帶領大軍突破了黑水峪,一路向著西北方向撤退,想要往鳳翔府方向撤走。

  只差了一步,他便可以逃出昇天。

  但是就在馬召原上,高迎祥帶著麾下兵馬在撤離途中被明軍纏住,而且正好遇到了領兵從西安一路馳援而來的祖寬。

  先是大雨,後是大霧,這個的時候高迎祥仍然沒有想過投降和放棄,他親臨前陣,鼓舞士氣,帶領著麾下軍兵一次又一次的擊敗了明軍的攻勢。

  但是他卻不沒有想到,他麾下的營首千公雞張二,還有領哨黃龍在私下已經是和明軍談好了條件選擇投降。

  在馬召原大戰之時,他們利用雨後大霧,偷著把部卒向南拉走……

  戰線徹底被攻破,高迎祥因此兵敗被俘,而後送往京城,受凌遲處死之極刑。

  從被俘到京城,最後哪怕是在刑臺,高迎祥也未有乞降求饒。

  明末農民軍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三名富有遠見的領袖人物,帶領著他們一直向前,不斷的矯正著錯誤。

  但是明末農民軍們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只有三名富有遠見的領袖人物。

  在高迎祥死後,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都沒有能夠做到挑起大梁,堅定不移的一直向前。

  李自成到最後建國稱帝之後,都沒有能夠徹底去除身上的流寇習性。

  在一片石戰敗之後,他竟然直接選擇放棄了北京城,而後在面對清軍之時,還是採用老一套對付明軍的戰法……

  李自成雖然在成就之上要遠超高迎祥,但是他終究沒有高迎祥的那一份心氣。

  “嗚————”

  遠方一聲接著一聲號角聲接連響起,連綿不斷,打斷了陳望的思緒。

  陳望看的分明,峪口之處陡然多出了大量的明軍騎兵。

  毫無疑問,洪承疇在此時已是領兵趕到。

  “勝負已定……”

  高迎祥回望峪口,他知曉自己即將殞命,但是他的神色卻是出奇平靜。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看來,這天命並不在他……

  ……

  雷電遁隱,風雨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