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二章:應對(第2頁)

  其實陳望一開始打算並非是放高迎祥入境,而是計劃在白河縣內設防阻止高迎祥西進。

  但是他麾下的兵力不夠,雖然可以佔據一定的地利,但是也難以阻擋大量的流寇。

  而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算是在白河縣擋住了高迎祥帶領的一眾流寇。

  高迎祥也可以轉向勳陽府的南面,經由勳陽府的竹溪、漢中府的平利一線進入漢中府內,威脅興安。

  平利、紫陽兩縣。

  平利在興安城的東南方,與湖廣行省的勳陽府竹溪縣接壤。

  紫陽在興安城的西南方,與四川行省的夔(kui)州府相鄰。

  兩城都地處要道之上,流寇佔據兩城便可以有效的阻礙從湖廣方向,還有四川方向馳援而來的官兵,解除後顧之憂。

  而且攻陷了這三城之後,流寇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糧草補給,還可以獲得人力上的補給。

  可以預見,三城的百姓將會成為之後進攻興安城,或是進攻其他城池時的炮灰。

  然後那些經歷了戰場的洗禮,經歷了大浪淘沙活下來的幸運兒將會成為步隊,成為馬兵甚至是成為精騎。

  流寇就是用這樣血腥的辦法,來持續的增強自己的戰力。

  無論是張獻忠、還是馬守應、李自成,就是高迎祥都是採用這樣的方式來選兵,來養軍。

  不存在慈悲,也不存在仁慈,因為這世道如此,天下如此。

  天下並不安寧,世道也並不平和。

  這是亂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雖然殘酷,但是這就是身處於亂世所需要明白的現實。

  說白了,如今這天下對於流寇來說,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養蠱場。

  只有那些最毒、最狠、最兇的蠱蟲才有資格活下來。

  “而後便是漢陰。”

  陳望手中的紅旗向著興安城的西北方移動了些許,紅旗指向的位置,正是漢陰城所在的位置。

  “之前闖軍有超過上萬的騎兵往漢陰奔馳而去,他們的目的地應該是漢陰。”

  “闖軍去了這麼多的騎兵”

  陳功眉頭緊蹙,目光在漢陰的四周遊離著。

  “不會去更遠的地方嗎?”

  漢陰城的城防雖然還行,但是其中並沒有多少的守軍,只有一千多的衛軍,還有八百多的民兵。

  守城還行,但是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去管城外闖軍騎兵。

  過去的闖軍騎兵足有上萬之眾,如今整個漢中府都沒有任何的武裝力量可以攔截他們的行動。

  胡知禮和胡知義兩人也是抬起頭來看向陳望,他們也感覺闖軍出動那麼多的騎兵應當不會只在漢陰的周邊活動。

  “闖軍的騎兵最多去到石泉,他們不會深入過多。”

  陳望搖了搖頭,指著漢陰繼續說道。

  “闖軍去的全是騎兵,沒有帶一名步卒,這證明他們並非是前去攻城掠地。”

  “闖軍騎兵大多輕裝簡行,多一人雙馬,他們的目的之一必定是劫掠。”

  陳望取過一面小一些的黃色旗幟,將其插在了漢陰城的西北部位置,而後指著漢陰城的西北部。

  “高迎祥是一個謹慎的人,不會輕易冒然行事,”

  “他派出這支騎兵的目的除了劫掠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偵察。”

  “最多有小股的偵察騎兵去往石泉偵察情況,人數絕對不會太多。”

  胡知義眼神微凝,猶豫了一下,還是出言問道,

  “將軍,為什麼斷定高迎祥是一個謹慎的人?”

  胡知義的問題,其實也是陳功他們的問題。

  陳望言之鑿鑿,彷彿對於高迎祥很是瞭解。

  但是他們之前和高迎祥根本沒有任何的接觸,他們知道的所有信息都只是隻言片語。

  “很簡單。”

  陳望笑了一笑,看著胡知義心中有些欣慰。

  他並不想胡知義、胡知禮等人成為他的應聲蟲。

  他沒有辦法親歷親為每一件事情。

  如今麾下的軍兵只有幾千人,他還可以一個人統領。

  但是等到軍兵越來越多,一萬人、兩萬人、三萬人、甚至是十萬人時,他沒有辦法全部親自指揮。

  指揮和統兵的權力必然將會下放,陳功和胡知義、胡知禮等人必須要跟上他的腳步。

  陳望抬頭又看了一眼唐世平和趙懷良,然而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