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時局變幻(第2頁)

  但是這一次兵部的效率卻從未有過如此之快,就在高迎祥屍首抵京後的第三日,所有的事務都已經全部確認完畢,封賞的文書經由各驛加急抵往陝西之中。

  在九月的月底,任命封賞的文書便傳遞到了陳望的手中。

  漢中鎮鎮守副總兵,漢中衛指揮同知。

  一同到來雖然還有各式各樣其他的封賞,但是這些都被陳望忽略不計。

  這些封賞的東西只是難得稀罕,但是換成銀錢根本換不了多少的銀錢,養不了兵,也種不了地。

  相比於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陳望現在所需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官道之上,一隊上百人的騎兵隊正在其上緩緩向前行進著。

  道路兩側是種滿了莊稼的農田,正在田地裡面種田的農戶此時都遠遠的站著,遙望著官道之上的這隊騎兵。

  這樣的時節,無論是匪,還是兵,站的遠點總是沒錯。

  陳望騎乘在戰馬之上,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雖然目視著前方,但是陳望腦海之中想的卻是近日以來朝廷,還有各地發生的大事。

  雖然因為自己引起的蝴蝶效應,李自成進入米脂的時間和原本的時間沒有對上。

  曹文詔活下來之後所引起的變動,改變很多的事情。

  惠登相併沒有反叛,他領著麾下部隊跟在曹文詔的身後,根本不敢有半點逾越。欞魊尛裞

  沒有了惠登相的支援,李自成只能是孤軍奮戰,本來已經快要堅持不住了。

  若非高迎祥北出黑水峪,使得洪承疇帶領大部分的精銳南下馳援,恐怕李自成就要葬生於米脂了。

  被困於延安府內的李自成在發現洪承疇帶領軍兵匆匆往南之時,他立時就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當初高迎祥交給他的任務,就是帶領著麾下的部隊在北方吸引明軍的注意力,使得西安空虛。

  計劃早已經訂下,這個計劃是高迎祥定下來的密計,只有極少數的人知曉,而李自成就是其中的一個。

  洪承疇領兵南下之後,李自成清楚洪承疇這一次南下將是他衝出包圍圈的唯一機會。

  李自成的頭腦很清楚,而且他也抓住了這一機會。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曹文詔沒有能夠攔住李自成,洪承疇帶走了大部分的騎兵。

  李自成發了狠,幾乎拋下了所有的步隊和飢兵,帶領著七八千騎一路往西,經由慶陽府,逃入了平涼府內。

  最新的消息是李自成已經是逃入了鞏昌府內,在鞏昌府的階州和徽州兩地山區來回竄梭。

  洪承疇領兵也進入了鞏昌府內,雙方再度陷入了僵持之中。

  而孫傳庭則是領兵清剿西安府的南方商洛山區,還有東部的流寇。

  藉助著此前斬殺高迎祥的士氣,以及收繳的大批武備,孫傳庭麾下的督標營也是徹底的改頭換面。

  人人皆是高頭大馬,披甲持銳,武備與關外之關寧騎相比也絲毫不弱。

  黑水峪之戰,高迎祥麾下四萬人馬的裝備,雖說繳獲的武備所有人都要分潤,但是餘下的將三千名督標營的騎兵武裝到牙齒,還是綽綽有餘。

  西安四衛也都得了好處,在孫傳庭的編練之下軍容軍貌煥然一新,如今已經是成為了西安府內進剿的主力軍。

  事實證明,只要發夠了軍餉,給足了武備,衛軍一樣能夠打仗,而且發起狠來不比營兵要差。

  “勳襄的情況如何?”

  陳望收回了思緒,偏頭看向一旁的陳功問道。

  “和大哥說的不差。”

  陳功牽引著戰馬上前了些許,湊近了一些低聲說道。

  “流寇沒有再往興安來,張獻忠帶著人往襄陽走了,探查的人回報說有差不多二十萬人。”

  “話說,大哥你是怎麼猜到流寇會往東走?”

  “不是猜。”

  陳望搖了搖頭,看著陳功有些無奈。

  “現在高迎祥身死的消息已經傳播開來,西走漢中府對於張獻忠他們來說是一條死路,張獻忠他們不清楚四川那邊的情況,怎麼敢貿然行事。”

  陳望目光深沉,張獻忠的目的再明確不過。

  高迎祥的死,震動了整個天下。

  張獻忠是狠沒有錯,但是他也是人,他自然也會害怕。

  他不敢再繼續待在勳襄,他想要和在南直隸活動的革左五營合兵,聚眾自保。

  “盧督撫被調去了北方,這件事情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知道,流寇也知道。”

  “勳襄兩地現在軍力稀薄,張獻忠就是看準了這一機會,才會往東進攻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