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七章:一團亂麻(第2頁)

 孫傳庭說的話其實也是他的心中所想,楊嗣昌所謂的四正六隅之策有一些可行性,但是其中空談還是居多,很多都是紙上談兵。

 楊嗣昌畢竟沒有親臨過戰陣,也沒有指揮大軍圍剿的經驗,他看不到的各地的山嶺道路,也看不到底下的軍將士卒。

 他只能看到輿圖之上的一條條的山川河流,文冊之上一個個冷冰冰的死亡數字,塘報之上一件件經過修飾的戰事。

 這地方之上真正的情況,又有幾條能送進那紫禁城。

 不說沒有多少的事實能夠進入皇帝的眼中,就是內閣的那些閣臣如今實際上也弄不清底下的情況。

 欺上瞞下之事上行下效,一級瞞一級,一級欺一級,

 就是做了多年的三邊總督,手下的耳目也不少,但是洪承疇都不敢說自己對於其下的一切都知根知底。

 孫傳庭神情憤慨不平的說道。

 “如今軍中將校多有跋扈驕橫、畏懼怯戰者,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人浮於事者眾多。”

 而後似乎是又想起了什麼,停頓了一下,繼而又沉聲言道。

 “恩師可聽聞南直隸的情況?”

 洪承疇眉毛微挑,轉目看向孫傳庭,他回想了一遍,又沉吟了片刻,才開口道。

 “聽說鄖襄流寇突破包圍網後,分兵而進,張獻忠等眾東奔南直隸,烽火東達淮揚。”

 “今年正月,張獻忠等眾合三十萬眾,分攻江浦、六合、安慶諸城,引得南直隸震動,後又西入鄧州打破了州城,聲勢頗為浩大。”

 鄧州知州孫澤盛平素不念民間疾苦,催科嚴酷,刑殺暴虐,又值歲荒民飢為盜,那些饑民私下聯通獻忠裡應外合一起攻下州城。

 現在盤據南直隸和湖廣、河南二省的渠帥大小共有十五股。

 諸營之中張獻忠所部最強,正月之時,張獻忠聯合老回回馬守應、曹操羅汝才、闖塌天劉國能,沿江而下,攻入安慶境內。

 孫傳庭眉毛幾乎擰成了一個川字,他的神情顯得憂心仲仲。

 “盧九臺去了宣大,總理的職位遲遲未定,左良玉、劉良左等眾驕橫跋扈,與祖寬、李重鎮等將如出一轍。”

 孫傳庭的口中的盧九臺指的正是盧象升。

 如今盧象升接任了宣大總督,他原本的總理之位,卻是一直遲遲未決。

 “張玉笥的命令,被他們只當成是一紙空文。”

 今年正月的時候,巡撫張國維告急請兵,左良玉、馬爐、劉良左等人奉令應援。

 三月的時候,張獻忠率精騎馬軍數萬眾進攻酆家店,分屯四山,將屯駐於酆家店的明軍團團圍住。

 史可法和總兵官許自強率兵馳救,但因兵力單薄,不敢進擊,僅在數里之外鳴炮聲援。

 二十五日,張獻忠率領主力發起總攻,副將程龍、遊擊潘可大率眾數次突圍未果,程龍、陳於王自殺,潘可大等多名將領戰死。

 流寇攻陷和州、含山、定遠、六合等城,烽火接連百里,鐵蹄馬踏七府。

 總兵牟文綬、劉良左、馬爌還有左良玉等部這個時候終於是姍姍來遲,與張獻忠等部大戰於推車河。

 張獻忠不敵戰敗,率眾再度轉入湖廣,藏伏於湖廣西北境的竹房亂山中。

 而後應天巡撫張國維三次發佈檄文命令左良玉進入山中搜剿,但是左良玉沒有響應,反而是縱兵在當地擄掠。

 洪承疇微微皺眉,放下了手中的茶盞,眼眸之中閃過一絲鄙夷。

 不過這一份鄙夷並非是對孫傳庭,而是對於張國維還有南面的那些巡撫。

 “左良玉在我手下聽命多時,與曹文詔、賀人龍等部一直是齊心討賊,但憑驅使,毫無怨言。”

 “我下的令,左良玉聽,盧九臺下的令,左良玉也聽,為什麼到了南直隸,他們下的令左良玉就不聽?”

 洪承疇合上了茶蓋,他的聲音略顯陰沉,語氣之中帶著嘲諷。

 “七月的時候,左良玉領兵抵達開封,由登封的唐莊進軍,路途遭遇流寇大部,雙方爆發大戰,從清早一直鏖戰到下午,血戰得勝。”

 “而後左良玉一路追擊,又於唐河之田家營遇敵,良玉渡河擊之,斬獲頗眾。”

 洪承疇目光微凜,冷聲道。

 他雖然也不太喜歡左良玉,左良玉沒有賀人龍那麼老實,也沒有曹文詔那麼明白事理,但是大步分的時間左良玉都是聽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