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 作品

第九十一章 :關中(第2頁)


 所以洪承疇命令他領兵進剿追擊李過,將李過驅逐出平涼府。


 同時還命令高傑和劉成功在淳化城等待左良玉,隨同左良玉一起領兵南下。


 同時,陳望也在兩日之內收到了關於李自成和李過的消息。


 之前在邠州城下遭遇戰敗的撞天王等部,如今也已經和高迎祥、張獻忠、馬回回三大部會合。


 現在的情況和歷史上的情況大為不同。


 但就算是平涼府、慶陽府兩路的流寇都已經戰敗的情況之下。


 高迎祥仍舊選擇了東進,在劫掠了扶風、武功等地,會合了撞天王等部後,流寇主力的軍力也達到了恐怖的三十萬人。


 三十萬大軍旌旗蔽日,隊伍連綿上百里,洪承疇派出的偵騎塘馬根本無法窺見全貌。


 三十萬也只是大致估計的數量,具體的人數根本不得而知。


 讓陳望感覺情況不妙的,洪承疇帶領的明軍在興平遭遇了敗績,向著咸陽撤退。


 而給予高傑的調令,是命令他和左良玉兩人駐防三原城,戒備敵軍。


 局勢看起來對於明軍很不利,洪承疇的舉措,明顯已經是準備放棄咸陽。


 否則洪承疇應該命令高傑和左良玉兩人領兵,直接去支援咸陽。


 歷史的進程已經改變,但是結果應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洪承疇現在麾下兵力稀少只能夠艱難維持守勢。


 流寇雖眾,但是其攻堅能力極弱,明軍只是打防守戰基本是輸不了。


 但是明軍也暫時沒有辦法奈何流寇。


 高迎祥所帶領的這支部隊,可並非是高迎恩和李自成兩人麾下帶領的散兵遊勇,烏合之眾。


 三十六營超過半數以上的精銳如今都在高迎祥的麾下,野戰能力遠勝於另外兩路。


 陳望握持著手中的軍令,沒有言語。


 雖然所有的計劃都被打亂了,但是陳望卻是看到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李過如今在平涼府攪動的滿府風雨,洪承疇這個時候放心派遣他領兵追擊。


 明顯是因為在淳化大捷的表現,他迎得了洪承疇的信任。


 同時現在他的手中有九百餘名精銳的遼騎,九百餘名還算精銳的步兵,合計一千八百人。


 那些營兵雖說是殘兵,但是好歹也是跟隨著艾萬年、劉成功等人打老了仗的軍兵。


 陳望現在的腦海之中有一個想法,一個不能告訴其他的人的想法。


 他想要學李成梁在遼東玩的那一套——“養寇自重”。


 現在高迎祥、張獻忠、馬回回等一眾三十六營的精銳都集中在扶風一帶,向著西安府前進,擺出了進攻的態勢。


 不過高迎祥和張獻忠等人的真實目的,其實還是重新離開陝西,通過潼關逃入河南。


 崇禎八年陝西雖然旱情緩解了許多,但是仍然缺乏糧食,這一路上他們裹挾了大量的民眾,但是糧食卻是越發的捉襟見肘了起來。


 他們當初逃入陝西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洪承疇會合眾將合圍而來。


 而他們那個時候接連遭逢敗績,損失慘重,不得不撤回陝西。


 但是眼下已經是在陝西補充完了兵員,自然是要再度殺入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