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太上 作品

第166章:成道——2020年6月28日


楚太上30:24

——《玄奘成道章》二測——

楚太上31:10

一切塵埃落定了,張風月帶著趙四來到了城外找回了他的東西,出來小妖精,都在了

阿卡31:19

(兔子,來點色圖)

吳名士56/11070/7090/9931:27

(emmm...)

阿卡31:30

(雖然現在說很不好意思.jpg)

楚太上31:40

4915文+1兩金子

大有式劍:3000文/把,傷害2d6+3+db,每次使用時d100≤5時,劍身生出火焰,燃燒傷害每輪戰鬥輪d6,火天大有,離上乾下,象徵大有收穫,離為火,乾為天,火焰高懸天上。

白玉丸*3

避水蚌珠:避水的異珠。

萬載松煙墨、青檀明珠紙、青竹筆、青玉硯臺、一枚金珠

楚太上33:52

好名收到了寇員外的答謝,那是一個面具,般若?面具:APP75、恐嚇75

秋好名32/6892/9934:34

(這個號)

楚太上34:39

趙四收到了他師父的回信——知道了以及三枚劍魄石

秋好名32/6892/9934:55

#感激地收下,戴在臉上

楚太上35:04

以及龜靈聖母的回信——我為井中月祈福本來就是受了我朋友井中天所託。

楚太上37:35

玄奘第八十難——凌雲渡脫胎,墮落反成聖

一眾人出了井中城,繼續前往,前方一條大河攔路,正是凌雲河。

秋好名32/6892/9938:03

#看看附近有沒有船家

吳名士56/11070/7090/9938:04

(奉龍甲是還回去了?)

秋好名32/6892/9938:11

(還回去了)

吳名士56/11070/7090/9938:28

“大師,過了這河,便是要到靈山了?”

楚太上39:27

一個小船停在凌雲河邊,不過是無底的船,玄奘瞄了無底小船一眼,小船很省材料,只有兩側護板和底下三根橫在中間的粗大龍骨,沒封底,下面晃動水波一一入目,看起來十分危險,也不知道為何能漂浮於水面上?

秋好名32/6892/9939:35

(我是害怕我帶著出城被打劫,所以放你那尋思醒了之後你還給他)

吳名士56/11070/7090/9939:44

(嗯...)

吳名士56/11070/7090/9940:17

#跟在玄奘後面

楚太上40:25

玄奘道:“正是,待貧僧去取了經來,一切就塵埃落定,然後貧僧就要去開啟西遊之劫了。”

秋好名32/6892/9940:41

“大師,這個船沒有底為何能浮在水面上?我們能乘它渡河嗎?”

楚太上41:03

玄奘道:“應當是可以的”

吳名士56/11070/7090/9941:30

“心中有舟,便可自渡”

楚太上41:32

玄奘給了船家船費,船家划著船向著對岸劃去。

秋好名32/6892/9941:48

#跟著玄奘

吳名士56/11070/7090/9941:57

#跟著玄奘

楚太上42:22

上了船,船行至河中時,

楚太上42:40

河面之上,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面色滿是怒火,她道:“葉心禪,若非當初你為阻道如來,以第六天魔王之身未能成,反被祂借魔成道,害的貧尼吞佛之時被其破腹而出。如今竟然還想把貧尼當做肉身坐筏,真當貧尼是好欺負的?不知我這以六臂蟻奴炮製的六臂阿修羅與天意人道交織而出的三善道,以及吞了你那魔佛之意得來的三惡道匯聚出的六道輪迴你可曾消受得了!”

秋好名32/6892/9943:02

#握著閉水珍珠戒備……看戲

楚太上43:50

吃人畜牲本非人,餓鬼幽靈怨氣魂,地獄白骨皆無盡,世人苦厄總沉淪,此為三惡道!

天道如勾冷森森,人道難脫眾生索,一朝若是反道起,皆為逆天修羅魂,此為三善道!

吳名士56/11070/7090/9943:52

#奇怪地看著船伕與船

楚太上44:00

三善道三惡道匯聚,便是六道輪迴!

楚太上44:51

船家快速的划著船,玄奘卻趁此機會蛻變,玄奘道:“這九九八十一難本來就是一步步殺生成佛的道路,又怎麼能捨卻得了殺自己?”

水中撈月從來妄,火裡栽蓮是脫空。

楚太上45:29

(靈感)

秋好名32/6892/9945:36

。ra靈感

骰娘45:37

[秋好名]進行靈感鑑定:D100=69/70成功!其實有些時候不必要追求大成功,成功就好了呢!

吳名士56/11070/7090/9945:49

。ra靈感

骰娘45:49

[吳名士]進行靈感鑑定:D100=35/50成功!其實有些時候不必要追求大成功,成功就好了呢!

趙四48/4857/6546:00

#心想,還好避水珠找回來了

趙四48/4857/6546:16

。ra靈感

骰娘46:17

[趙四]進行靈感鑑定:D100=62/50唔.....一不小心失敗了呢。

吳名士56/11070/7090/9946:45

“霧裡看花花弄影,水中撈月月如空”

楚太上46:55

好名和吳名士兩人趁著此時的玄奘蛻變,彷彿也共鳴到了一些氣機,身上也發生了蛻變,hp上限+30

秋好名32/6892/9947:24

(好大的福利)

趙四48/4857/6547:43

(啊這)

趙四48/4857/6548:32

#還在整理東西,沒注意到這些東西

吳名士56/11070/7090/9948:34

“心中本無魔佛念,何故俱舍成道風”

楚太上48:37

魔佛波旬對著佛母搖頭笑道:“你又非是六道輪迴之主,如今便是貫通六道的媧帝也沒能從神宗天祭神這位天道之主手中拿到天道之主的位子,而人道之主的話當今李唐王朝未滅更是免提,修羅道之主那個老烏龜一直躲在黃泉阿鼻地獄裡,畜牲道之主帝俊死後再無第二個,餓鬼道和地獄道更是恆無定主也永無主。雖說他化自在天是為天道的一部分,但我乃是欲界第六天魔王,若你其他欲界六天之一方可和我鬥一鬥,就你現在?還是乖乖的呆在這裡吧!”

楚太上50:32

在船向著對岸劃去的時候,魔佛廢了好大的力氣把佛母鎮壓在凌雲河上。

吳名士56/11070/7090/9950:33

#心中若有所思,坐看魔佛和孔雀

秋好名32/6892/9951:11

#看著二人說的有來有回,努力理解他們話中含義

吳名士56/11070/7090/9951:13

“彼岸啊彼岸,如斯便是要去了那彼岸嗎”

吳名士56/11070/7090/9951:48

“只是不知道那彼岸是如何光景,有什麼在等待”

楚太上52:03

這一刻,玄奘終於顯露了自己的本相,仿若是一個人被連筋帶骨切為臊子,拼湊成人形,那是無數的屍蟲,以著平等道強行捏合起來的,周身散發著邪祟與墮落的氣息。

在玄奘的背後一個*印之中重重虛影層層疊疊,印記反轉,化為卍印,邪祟逆化,以此為聖!

吳名士56/11070/7090/9952:04

“此一去,又是到了哪裡了”

楚太上53:19

玄奘達成八苦之老儀式——恍惚白髮,輪迴轉生。

魔佛之辯,平等之論,六道輪轉,涅槃重生。

玄奘達成八苦之生儀式——脫胎換骨,逆反成聖。

楚太上53:40

你們終於到了靈山腳下……

秋好名32/6892/9954:19

#看看玄奘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趙四48/4857/6554:20

“恐怖,扭曲卻又轉化成聖,猶如毛蟲化蝶,諷刺卻又讓人嚮往”

我曾經跨過屍山血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

(美好的太上獻上美好的過場cg)

玄奘第八十一難

葬盡靈山佛陀死,老黿染血溼經文

行至靈山大雷音寺腳下,得琪花、瑤草、古柏、蒼松,所過地方,家家向善,戶戶齋僧,每逢山下人修行,又見林間客誦經。

那靈山寺好似近在眼前,實則卻又遠在天邊,即使是見得巍峨之山,走了有六七日之久,忽見一帶高樓,幾層傑閣,沖天百尺,聳漢凌空。低頭觀落日,引手摘飛星。



豁達窗軒吞宇宙,嵯峨棟宇接雲屏,黃鶴信來秋樹老,綵鸞書到晚風清。

便可知道,真的到了靈山寺,就要面見真佛。

玄奘前去敲門,門扉打開,卻走出一個小沙彌。

衣衫華麗,即便是看門的小童,也是穿金戴銀,脖子上掛著的佛珠,也嵌著青玉和瑪瑙。

待看見幾人衣衫襤褸,眼神中充斥著疲憊之後,便有哐噹一聲將門給合上了。

玄奘再去敲門,卻聽門內傳出小沙彌天真的聲音:“這位大師且回吧!師父說過了,不能讓邋遢無狀之輩過此山門,入得靈山,汙穢了佛門清淨。”

玄奘聞言,早已被風沙磨的粗糙的手指一僵,真佛門前,真慈悲者被堵在了門外,只因為衣衫襤褸。

扭頭卻見有一行腦滿腸肥之人,腳下還有尚未抹乾淨的血漬,卻提著滿箱子的珠寶,敲開了大門,被那小沙彌給迎了進去。

“放下屠刀者立地成佛,為善去惡者一念成魔……阿彌陀佛!”玄奘微微閉目。

玄奘率眾打入山門,大雄寶殿之上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兩行排列,拱衛阿彌陀。

阿彌陀道:“阿儺、伽葉,你兩個引他四眾,將我那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檢幾卷與他,教他傳流西荒,永注洪恩。”

二尊者即奉佛旨,將他四眾卻入寶閣,開門登看。

那廂有霞光瑞氣,籠罩千重;彩霧祥雲,遮漫萬道。

經櫃上,寶篋外,都貼了紅籤,楷書著經卷名目。

乃是:《涅槃經》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薩經》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虛空藏經》一部四百卷,《首楞嚴經》一部一百一十卷,《恩意經大集》一部五十卷,《決定經》一部一百四十卷,《寶藏經》一部四十五卷,《華嚴經》一部五百卷,《禮真如經》一部九十卷,《大般若經》一部九百一十六卷,《大光明經》一部三百卷,《未曾有經》一部一千一百一十卷,《維摩經》一部一百七十卷,《三論別經》一部二百七十卷,《金剛經》一部一百卷,《正法論經》一部一百二十卷,《佛本行經》一部八百卷,《五龍經》一部三十二卷,《菩薩戒經》一部一百一十六卷,《大集經》一部一百三十卷,《摩竭經》一部三百五十卷,《法華經》一部一百卷,《瑜伽經》一部一百卷,《寶常經》一部二百二十卷,《西天論經》一部一百三十卷,《僧祗經》一部一百五十七卷,《佛國雜經》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起信論經》一部一千卷,《大智度經》一部一千八十卷,《寶威經》一部一干二百八十卷,《本閣經》一部八百五十卷,《正律文經》一部二百卷,《大孔雀經》一部二百二十卷,《維識論經》一部一百卷,《具舍論經》一部二百卷。

阿儺、伽葉引玄奘看遍經名,對玄奘道:“聖僧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玄奘聞言道:“弟子玄奘,不曾備得。”

二尊者笑道:“好,好,好!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矣,不傳不傳!”

(迦葉上來就要人事=把你身上的袈裟和缽盂交出來,我的衣缽不傳你!佛祖拈花一笑,迦葉笑而不語。以為是人事?那是迦葉顧及玄奘面子!讓拿紫金缽盂換回有字真經,就是表示放棄了佛門衣缽傳人的身份。其他羅漢一臉懵逼=沒見過這種操作……)

玄奘達成第九苦之放不下儀式——佛說八苦,道不盡世間苦,魔言九苦,放不下心頭經!

如今度過九九八十一難不傳了?

那就做過一場!

於是乎,玄奘、侯伏幽、誅八戒、殺無淨、龍北海五個在這靈山寺中鬧將起來!

這正是——孽海平靈山!

一柄劍,帶著大智慧的氣息,朝著齊天大聖攻來;一隻**,六面四足,六種清淨,四種功德,也是朝著侯伏幽鎮壓而下,文殊和普賢率先動手了,一出手便是雷霆之勢!

佛門記憶第一——阿難尊者施展智拳印,理智不二,生佛一如,以大智大慧破除迷障,使敵無可遁逃,再以金剛大力摧垮敵人!

持戒精嚴——優婆離執轉輪王劍,施展達摩慧劍:彷彿孩子拿著大人的兵刃,顯得極不協調,但神情天真質樸,充滿了赤誠之心,向前深深一拜,童子拜佛!若非真佛,便唯有一死!

一道金光沖天而出,方圓十里,金蓮、白蓮、青蓮朵朵綻放,無數細小金色神靈遍佈,發出膜拜聲、讚美聲、誦經聲,聲聲不絕。

塵土衍化出了黃金、白銀、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等寶珍,這片極樂世界的中心,騰起了一株粗壯雄偉、樹冠巨大、亭亭如蓋的菩提樹,樹枝搖曳間,劍中佛國降世!

侯伏幽揮棒而起,他猖狂大笑:“哇哈哈哈哈哈哈……我的自由,勢必要毀滅一切,因為我的自在,必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因為我執迷不悟,妄念深重,要將這個滿是籠牢的世界砸一個大窟窿!牛無悔由天下不平而可平天下生喜,由此魔性深種,一顆魔心無悔。焦奴心由天下承平不久不能覆海而怒,由此魔性深種,一顆魔心為怒所奴。程萬里由混天不成而哀,由此魔性深種,一顆魔心難明欲萬里。師駝迦由縱有移山之力亦不可改易人心而懼,由此魔性深種,一顆魔心釋迦難駝。糜童峰由生死之間有大恐怖而愛,由此魔性深種,一顆魔心若童立於峰。魚太極由縱為神佛難逃驅神請聖而惡,由此魔性深種,一顆魔心太而極之。唯我侯伏幽若天生神聖,一顆魔性天成,根深蒂固,隨心所欲,全都想要而意氣伏幽。”

阿彌陀道:“煩惱落盡,紅塵遠離。侯伏幽,你還不明白佛為什麼要讓他的追隨者出家,因為紅塵紛擾,你們根本承受不起,只能逃避。雖然逃離了塵世的苦,卻也失去了太多的可能,成為一具行屍走肉,靈山之上的那些佛陀菩薩,也是一個個行屍走肉。只有一念執魔,方可護持己身。”

侯伏幽道:“說到底,你也不過是一個魔性深種的人罷了。”

阿彌陀道:“當你和魔宗扯上關係的時候,你就是投靠魔宗的腐敗分子。當你結交了一些小魔的時候,你就是正道的不安定因素,但如玄奘法師這樣,真正控制了一群大魔頭的時候,他就是感化魔頭,降服為護法的佛門中堅。等到他像我這般成就鬼神魔頭了!他就是捍衛正道的中流砥柱,前輩名宿!”

此時觀音站在靈山邊緣,坐在蓮臺之上,左手手持玉淨瓶,玉淨瓶中裝著三光聖水,一根血肉柳條伸出瓶外,右手則是一把劍,層層寶光纏繞,很是非凡。

觀音寶相莊嚴,祂口誦:

南無號圓通名自在,觀音如來,廣發弘誓願;

南無一念心無掛礙,觀音如來,常居南海願;

南無住娑婆幽冥界,觀音如來,尋聲救苦願;

南無降邪魔除妖怪,觀音如來,能除危險願;

南無清淨瓶垂楊柳,觀音如來,甘露灑心願;

南無大慈悲能喜舍,觀音如來,常行平等願;

南無晝夜巡無損壞,觀音如來,誓滅三塗願;

南無望南閻勤禮拜,觀音如來,枷鎖解脫願;

南無造法船遊苦海,觀音如來,度盡眾生願;

南無前幢幡後寶蓋,觀音如來,接引西方願;

南無無量壽佛境界,觀音如來,彌陀受記願;

南無端嚴身無比賽,觀音如來,果修十二願。

觀音,觀世音,眾生念觀音之名,則得解脫,三相歸一,終成三寶觀世佛。

此時那心猿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定海鐵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多變化,身影響亮如鐘磬。披著一襲紅色披風,披風拖拽似乎萬里,從天邊垂到空中,隨風飄飄,坐下七彩祥雲。

侯伏幽終究還是成了齊天大聖!

“痴兒!懂了嗎?”阿彌陀悠悠說道。

阿彌陀莊嚴肅穆,端坐蓮花上,坦胸露乳,手捏法印,背後有一點燭火,靜止不動,如逝去的歷史亙古不變,散發無量光,遍照三千世界,火苗將阿彌陀佛包裹。

他自己焚燒了自己,原地,只有一顆舍利子,一顆舍利子一下子投入了齊天大聖的身體之中。

世尊阿彌陀寂滅!

齊天大聖迷惘了,神情之中,時而表現出祥和,這祥和在靈山之上很常見,乃是佛陀的氣息,時而猙獰,時而殺意勃發,這是齊天大聖的本心本性。

“好一個靈山!好一個佛門!好一個佛教!”玄奘咬牙切齒的連說了三個好字。

靈山寺另闢蹊徑,竟然犧牲一位佛陀,要捨身,把齊天大聖度化。

西遊之劫,就真的這麼重要嗎?!

真的要不惜一切,就是要度化他的心猿嗎?!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低誦佛號,觀音低誦佛號,那個隱秘的佛國淨土之中諸多佛陀也低誦佛號。

齊天大聖的面色,經過種種變化,終於變得無喜無憂。

“阿彌陀佛!”齊天大聖低誦佛號。

這個場景,玄奘在侯伏幽身上看到過!

當初在兩界山中,侯伏幽戴上金箍兒之後,也是這樣的神情!

齊天大聖放下了如意定海鐵,雙手合十,如同一個老僧,朝著靈山深處走去。

靈山深處,有著一座寺廟。

這座寺廟,名為大雷音寺。

佛祖說法,其音如雷,上可以降魔,下可以度眾生,一入此廟,將終身為僧。

而齊天大聖的目的地,就是大雷音寺。他要為僧,要為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