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太上 作品

高武世界時間線(1)


楚太上 16:34:2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拳壓天下,以武立國,結束了春秋戰國的紛爭。秦朝建立——秦王掃六合,結束東周亂世,所以秦屬水德,這也是秦國尚黑的原因,包括官服和盔甲,都以黑色為主。祖龍在世,鎮壓九州,蛇蛟遍地,不敢抬頭。

魚頭 16:35:25

海星

陽 14/14 67/67 16:35:32

那啥

陽 14/14 67/67 16:35:48

為啥水德就要尚黑

楚太上 16:36:05

白帝屬金

楚太上 16:36:11

黑帝屬水

楚太上 16:36:25

青帝屬木

楚太上 16:36:34

赤帝屬火

楚太上 16:36:43

黃帝屬土

楚太上 16:40:45

公元前386年,田氏原本是陳國之人,受齊國之君賞識,從而得以在齊國發展,世代經商,積累了諾大之財富,而後在齊國動盪之年,找準機會,散家財以施恩民眾,匯聚民心,聚得羽翼,最後以此為基,接連爭鬥後,篡位上臺,買通周天子,獲得封赦,從而名正言順的徹底獨霸齊國。

楚太上 16:58:13

公元前209年,舉世伐秦!

楚太上 16:58:40

公元前209年,劉邦以亭長的身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驪山,徒役們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劉邦估計等到了驪山也就會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碭山時,就停下來飲酒,趁著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劉邦說:“你們都逃命去吧,從此我也要遠遠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個壯士願意跟隨他一塊走。

劉邦乘著酒意,夜裡抄小路通過沼澤地,讓一個在前邊先走。走在前邊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邊有條大蛇擋在路上,還是回去吧。”

劉邦已醉,說:“大丈夫走路,有什麼可怕的!”於是趕到前面,拔劍去斬大蛇。大蛇被斬成兩截,道路打開了,繼續往前走了幾里,醉得厲害了,就躺倒在地上。

後邊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看見有一老婦在暗夜中哭泣。有人問她為什麼哭,老婦人說:“有人殺了我兒,我在哭他。”有人問:“你的孩子為什麼被殺呢?”老婦說:“我兒是白帝之子,變化成蛇,擋在道路中間,如今被赤帝之子殺了,故哭。”眾人以為老婦人是在說謊,正要打她,老婦人卻忽然不見了。

後面的人趕上了劉邦,劉邦醒了。那些人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劉邦,劉邦心中暗暗高興,更加自負。那些追隨他的人也漸漸地畏懼他了。

高祖劉邦離開沛縣,芒碭山劉邦獲得赤霄神劍斬殺白蛇,以赤帝之子的身份,將象徵白帝之子的白蛇一劍兩斷,自此天子執劍,斬白蛇而起!轉化白帝為赤帝之力,得火德加身,與秦始皇附身的項羽爭鋒。

赤帝之子,布衣劍帝——劉邦因此劍斬白蛇,天命加身!

楚太上 16:59:09

公元前209年,鯤妖吞下玉帛,游到漁夫網中,被打撈上岸,發現魚腹藏書。

公元前209年,九尾狐王出塗山,于山間喊叫“大楚興,陳勝王”。

公元前209年,黃河水降,露出石人妖,上有刻痕“黃河石人一隻眼,始皇已死天下反”。

楚太上 16:59:47

公元前209年,七月,陳鋒氏後人陳涉斬木為兵,揭竿為旗,作為楚國復國的後手之一,陳涉和吳廣於大澤鄉起義,轟轟烈烈的拉開了第一次農民起義的帷幕,硬生生將秦朝拉下馬。

刀氣所過,山川樹木都是破碎。可是破碎的樹木,卻幻化成為木兵!

這些木兵,密密麻麻,無窮無盡!

一顆樹木的一塊碎片,就能幻化成為一個木兵,那麼這些木兵,該怎麼計算數量?!

呼!

一根竹竿樹立,一面大旗飄揚。

大旗之上一個“楚”字迎風招展,龍飛鳳舞,氣勢勃發。

好一個陳鋒氏後人!

好一個斬木為兵!

好一個揭竿為旗!

轟隆隆!

萬馬奔騰,無數士兵齊聚。

軍容軍貌,俱都是一流。樹木所化之兵,在揭竿為旗的大旗加持之下,在秦鄉的樂道“大楚興,陳涉王”的加持之下,從軍容軍貌上來說,已經是一副精兵強將,百戰之師的樣子。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陳氏紮根於楚地,楚地民風之強悍,人民鬥爭精神之旺盛,在九州之中絕無僅有。

摸魚玩家(旁觀) 17:00:06

大楚興,陳涉王!!kon!

楚太上 17:00:13

公元前209年,秦帝國危在旦夕時。在當時天下賦稅繁重、民不聊生和戰事危急的狀態下,阿房宮工程即使不停工,也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施工下去了。於是,秦朝統治集團內部在阿房宮是否繼續修建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嚴重的意見分歧。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勸阻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觸怒二世,三人被送交司法官署問罪處死。

公元前209年,九月,章邯受命率驪山刑徒及奴產子迎擊陳勝起義軍周文部,屢戰屢勝。又陸續攻滅義軍田臧等部於滎陽直逼陳,迫陳勝遁走。

楚太上 17:00:45

公元前209年,九月,項羽會稽兵變。

項羽甚至沒有殺人,他只是把手放在了刀柄上,連刀都沒有拔,那恐怖的刀意,硬生生將會稽城都壓下了三寸。

舉城之人,在那強到不可理喻的刀意下,皆是跪伏,無人膽敢抬頭。

刀意便足以摧城,若真是拔刀,只怕便是一刀傾城了。

而後,項羽只是以握刀之姿,端坐於此,以武力震懾一方,那些豪強官吏甚至都無需叔父項梁去談笑風生,一個都主動上門,自願臣服,只求項羽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