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太上 作品

第17章:從來因果早定前。23.05.07


——《魔潮桉》——

——《安道雲線》——

八月十八,早上六點。

安道雲醒了。

安道雲:“鞋兒破帽兒破,

安道雲:身上的袈裟破,

安道雲:你笑我他笑我,

安道雲:一把扇兒破,

安道雲:南無阿彌陀佛,

安道雲:南無阿彌陀佛,

安道雲:南無阿彌陀佛,

安道雲:南無阿彌陀佛,

安道雲:無煩無惱無憂愁,

安道雲:世態炎涼皆看破,

安道雲:走哇走樂呀樂,

安道雲: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安道雲: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安道雲:安道雲於晨時六點而醒不加思索地唱起了歌,這一場將心中的鬱悶清掃光哪有那麼多憂愁

安道雲:唱完歌之後從袖中取出了十枚丹丸,那便是他先前所購,做勢服用

安道雲mp上限+50,安道雲過10d100

安道雲:。r10d100

骰娘:安道雲>擲出了 10d100=[10d100=542, 10+74+1+79+100+62+24+90+50+52]=542

安道雲hp-2d5

安道雲:。r2d5

骰娘:安道雲>擲出了 2d5=[2d5=7, 2+5]=7

安道雲吃了丹藥。

安道雲:“還好,只是一箇中的獎!”安道雲感覺自己的身體所受的丹毒?並沒有太在乎!

安道雲:“不知道店中的早餐,究竟是怎麼樣的?”安道雲回想著,昨晚給自己帶來龐大陰影的食物——湯是餿的,飯是夾生的,菜是肥肉的,基本是難以讓人下快子的

午間客棧,早飯,夾生飯蓋肥肉片。

安道雲:“誰吃得下去!”

——《秋風和線》——

秋風和三人來到閩江邊,這裡尋常的黝黑船家與紋繡蛟龍的疍民們看起來倒是分明。

秋風和:遠遠眺望看看閩江對面是什麼地方

閩江對面依舊是福州城,像是福州這般江水穿過省會的,也是少見,滔滔閩江便經福州馬尾港流入浩瀚東海。

秋風和:在還沒到江邊的遠處,小聲將自己的打算和二位師父商量,“師父,我們對這裡人生地不熟,只知道里面有信仰毛巫,而且疍民應該對我們比較敵視,我們要不先接觸漢人船家,再打探疍民的信息?”

崔雪梨道:“這便隨你。”

秋風和:“好,那我上了。”

秋風和:走上前先是觀察一下漢民和疍民相處的情況,然後找一輛擺渡船上船。

這些個漢民多在好位置,疍民多受歧視,被擠佔好地方,被毆打、虐待。隨著倭寇經常擾邊,實行了海禁政策,以海為田的疍家人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很嚴重的壓縮。疍民除了惡劣的生存條件外,在社會上又備受苛捐雜稅和高利貸的盤剝,比如其中一種剝削形式叫“放船頭”或叫“放拖船”,月息往往超過30%。因常年食用不潔食物和水以及營養不良,普遍壽命不長,並且嬰兒出生死亡率達到40%多。

這不是嘛,這功夫就又有新生的疍家死嬰被拋入江中,隨水而去。

秋風和上了一艘船,這是一戶漢家子的渡船,船家道:“客官去哪裡?”

秋風和:“去對面怎麼收費?”

船家笑了起來道:“去江對面,半個時辰,五十文。”

秋風和:“好的,多謝了。”交上60文錢,和二位師父上船,等船行出一段距離後和他閒話問道,“我看這周圍有不少疍民,他們也做載客的生意嗎?”

船家笑呵呵的道:“他們敢?他們敢直接就做了,一群流民也敢搶生意?”

秋風和:“害,犯不著動這麼大氣。不過我看這裡疍戶很多,他們是從哪裡遷徙過來的嗎?”

船家道:“這些疍民乃是九姓漁民,是陳友諒舊部後裔,昔時太祖打敗了陳友諒,俘虜了陳友諒的部將,將其貶為“賤民”,規定他們不得上岸居住、不準與岸上人通婚、不準讀書應試、不準穿鞋上岸,而且官府有事還要應召服役。早先只在浙江,現在擴散開了。”

秋風和:“原來是這樣,難怪他們這麼受歧視。其實我對他們還挺好奇的,閩江附近的人,有和他們關係不那麼緊張的人嗎?”

船家笑了起來:“客官想去結交那些賤民?客官何至於做如此下賤之事。”

秋風和:“主要原因是之前聽過關於他們的傳說,想驗證一下,比起對這事情的好奇,做什麼事也沒太所謂。”

船家道:“哦,原是這樣。”

秋風和:“您知道這邊有對這種傳說比較瞭解的人嗎?”

秋風和:再拿出50文來給船家

秋風和:“近日福州多有外人為了機緣往來,我恰好對這事比較感興趣,您若是知道的話,還請勞煩指個路。”

船家划著船,他道:“沒聽過那些賤民有什麼傳說。”

秋風和:“好吧……”沒打探到什麼有用的線索,只知道矛盾頗深,無奈的搖了搖頭。

秋風和:退回去進行今日修煉,吸收9縷心氣,生成一縷金津玉液,生成90縷水氣並服用,生成4縷先天元神,2縷先天元炁,

秋風和:等待船靠岸

過江靠岸,這裡依舊是一眾船家,在這裡是一座五通神廟,還有街坊密佈,商家如雲。

秋風和:“多謝了。”道謝後下船往五通廟走,和師父們說:“失敗啊,在漢人看來,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還大。”

崔雪歷剛要說話,崔雪梨一擺手,止住了他,崔雪梨徘迴兩步,他按住秋風和的肩頭:“從來,從來都是這樣,人和人的差距,有時候都不如人和狗。徒兒啊,你,還差許多。疍民多排外,乃是歷史根由所在,是少見的海洋民族。疍民之中也分數種,來歷繁雜,時至今日,卻也如同一家。有東夷鳥師後裔;有南方閩越族的一支,乃是秦始皇徵發五十萬大軍開戍南嶺時,當地的不甘為秦所擄而逃往江湖以漁業為生的部分土著;有閩越國被漢武帝征服之後,一部分閩人流落江海形成了“水疍”;有在戰亂的歷史時期,一些南下的逃難者,為了躲避官兵化作漁民,並日漸與當地漁民融合形成了疍家人;甚至還有陳友諒舊部與朱明王朝定下約定,終年不得上岸,船生船長,船死水葬。疍家人身份卑微,受不到陸上居民的認同,官府也不把流動漁民入冊,沒戶籍,等同野生野長,死後不準在陸地埋葬。這樣的身份,他們怎麼可能被漢人認同?”

易天行:(雖然疍民分支多,但是我們要找的終究只是和那個深淵有關。)

——《易天行線》——

易天行來到了碧水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