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討論

看著其他領導的質疑,李晏清毫不奇怪。

這些都在他意料之中。

這個戰略,是他跟梁江濤反覆討論後製定的,關乎華夏未來三十年的經濟國運。

按照現在的局勢和走向,華夏富起來只是時間的問題。

根據梁江濤的預測,華夏在二十年內就能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先後超過英法德日,成為世界第二。

這是由華夏的體量決定的。

一個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一心一意謀發展,全心全力搞建設,將產生極大的動能!

但要真正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成為經濟強國,卻要難得多!

只有通過科學技術拾級而上,別無他法!

而高新技術,是重中之重,半導體產業,更是皇冠上的明珠!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當前這個時期,必須要總體規劃,妥善推進,早日形成規模。

但是,這跟很多人的直覺就會產生衝突!

半導體產業投入大、週期長、前景不明。

關鍵現在只要花錢,就能買到高質量的芯片,何樂而不為?

為什麼要捨近求遠,舍易求難?

去自己造!

經濟增長的道路千千萬萬,為什麼要選擇最難的一條?!

當然,也有人支持發展半導體產業,除了李晏清的基本盤,主要是秘書長蘇國成。

蘇國成是真心擁護這項規劃,他之前是微電子方面的專家,後來在華夏電科一直幹到副總經理,之後調任國家計委。

他的想法很明確:半導體產業是未來信息時代繞不開的一個課題,這門課早晚要補,晚補不如早補。

李晏清眼看爭執不下,還是採用往後推的辦法,在黨組會上說:“既然大家有爭議,那就暫時擱置,充分研究,我想不只是高技術司的同志,其他司局的同志也可提出意見,高技術司充分吸收接見,最後再修改方案上會討論!”

黨組會結束後,這個消息堪稱爆炸,紛紛吸引了很多有志向的年輕幹部參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