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調研

梁江濤把全家在京城安頓好,趕緊回了江州。

弟弟上了師大附中,妹妹也是師大附中初中部,在京城都是名校了。

在這樣的推行素質教育的學校,加上以前雞娃卷王的底子,絕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梁江濤跟弟弟梁江海說,千萬不要有太大的壓力,考個985就行。

梁江海做了近幾年的京城考題,估了估分,考985問題不大。

按梁江濤的規劃,爸媽什麼都不用做,他每月給他們打生活費,他們只要買菜做飯就行了。

弟弟妹妹都大了,可以自己上學,也不用送。

爸媽做做飯,平時沒事兒的時候逛一逛,領略一下京城的大好河山,多好的日子?

可梁偉和王英可不這麼想,他們年紀不大,哪能閒著?

略一合計,重操舊業,在王英的帶領下支起了一個流動早餐車賣早點。

王英負責做,梁偉負責採購和算賬。

梁偉在棉紡廠做了一輩子財務,輕車熟路。

在地鐵站前賣。

他們所處的位置好,是海淀區的高新技術區,人流很大。

很多匆忙上班的白領下了地鐵就買幾個包子油條來碗粥,準備的東西很快就賣完了。

加量!

還是很快沒!

再加!

小餐車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一方面,是因為位置好,另一方面,是因為王英的手藝好,口味好,在寧水做了好多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很快就吸引了眾多回頭客,形成了客戶群體。

王英和梁偉喜笑顏開,生意的火爆程度超出他們的想象太多!

粗略估算一下,一個月至少也能賺四五千,是他們在寧水收入的好幾倍!

都說京城居大不易,但想不到賺錢這麼容易。

只要踏實肯幹,有一技之長,越是大城市,越容易幹事業!

兩人每天都跟做夢一樣,喜笑顏開,創業成功的感覺太好了,好像迎來了新生。

梁江濤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也就隨他們去了。

回到江州後,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想到自己請了好幾天假,覺得十分不好意思。

好在宴清書記沒有多說什麼,反而一個勁兒地問他家裡都安頓好了嗎,需不需要他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