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樓利佳 作品

第18章

薩卡國的首都薩布爾今天熱鬧非常,人們全部擁到了街道上,觀看聖女出巡的儀式。這是該國除了豐收節之外的第二大全民慶祝的大場面,今年的與往年相比更加熱鬧。

 

每年的聖女出巡會提前三天就做準備,首先是清掃所有街道,整個城市會來一次徹底的清理。路旁隔一段距離就放置混合有珍貴香料的巨大蜡燭,那些蠟燭在從慶典開始之時點燃,直到三天的慶典結束,日夜燃燒不停,散出來的清煙夾雜著濃烈的香氣充滿了城市的每個角落。還要在城裡主要道路旁邊的每棵樹紮上五彩的綢緞,據說是經由大祭司用橄欖枝沾著供奉過火神的聖水祝福過的綢緞,會在慶典結束之後被老百姓拿回家掛起來,以期盼帶來好運。

 

慶典開始的第一天,會有各式各樣的花車出現,除了表演式花車之外,還有火神的各類形象的塑像被抬出來展示,很多村鎮會將當地據傳比較靈驗的火神塑像千里迢迢送過來參加花車表演,之後再小心翼翼地護送回去,這樣做完後會有更多的人來敬拜,相當於是給神像“鍍金”。

 

當一隻表演著妙曼歌舞的隊伍出現時,人們知道這是聖女的花車馬上出現的跡象。花車通體用薩卡王國特有的白色奶油花裝飾,花香馥郁。大家引頸期盼已久的聖女身著白色鑲嵌金邊的長裙坐在花車裡邊,頭上戴著黃金葉子裝飾的花冠,臉上用的白色的面紗遮蓋,端端正正地坐著,除了偶爾向周圍的民眾招手示意之外,沒有其他肢體動作。周圍的老百姓一看到花車,會瘋狂地擁上前去,只為能摸到花車的一角,相當於無形之中得到了聖女的賜福。但是如果有人不慎扯下花朵,旁邊守護的衛兵立即會把人拉在一旁,當街施以鞭刑,殺雞儆猴,如此是為警示其他人不可以摘取花朵。看似不盡人情,但若非如此,花車還未行上幾步,所有的花朵必定被信仰堅定火熱的民眾薅之殆盡,或連同聖女都會上手,所以國王才會下令如此行事,以免場面大亂。

 

之後的幾天,會有大批的人進廟祈福。在薩卡城,最有名的神廟有兩處。一是由大祭司任主持的城中規模最大的神廟,前來敬拜的人流常年不斷,不消說裡面供奉的貴重祭品堆成了小山,連同廟外販賣相關貨物的商戶也賺得盆滿缽滿,足以見薩卡國民對信仰的虔誠之心,在慶典這幾天更加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常。另一處雖不如第一家熱鬧非凡,但是聲名在外,它位於薩卡的王宮城堡之內,僅供王室成員和貴族參拜,外人禁入,其知名之處就是所供奉的聖女。全國的神廟供奉的火神形象雖不盡相同,但總有一點相同:神壇上是泥塑彩畫的神像。王室到底不一樣,以活人替代泥雕端坐神壇之上,名曰敬拜時更加有代入感。

 

聖女習俗由來已久,其起源已不可考。薩卡國建國以來,歷史和傳說互相混淆,互為骨血,根本已經無法釐清,不過這樣的歷史閱讀起來比正史帶有更多神話色彩,許多人物的出現更是被賦予了天命所歸的宿命論調,這在起到鞏固王室統治的同時,令民眾有了許多茶餘飯後的談資,如此一來更加上下一心,其樂融融。

 

聖女通常是遴選七歲至十歲的女童擔任,直到其年屆二十五為止,再開始下一輪。之前的聖女是在王族和貴族出身的女孩之中選擇,被選中的家族會視此為無上的光榮。在某年還未到當屆聖女退下來的年齡,王室突然間頒令廢止了遴選貴族之女的規則,改為只以民間出身清白的女子為選擇對象。此事一出,舉國震動,國人如墜雲霧,但王室三緘其口,同時大張旗鼓在全國開展聖女遴選。人總是善忘的,人性總是趨向於新鮮事物的,隨著漫長的遴選結束,直到那年秋天被選出來的聖女坐在神壇上那一刻,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所有人早已遺忘了上屆聖女,至於她的下落,無人問津,成了薩卡國的一則無頭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