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弓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於剎那中成正覺 念本心處皆示現

“於一剎中成正覺,一切剎處悉亦成,一切入一一亦爾,隨眾生心皆示現。”

 

——《華嚴經》

 

四月初八佛誕,青華遠赴五臺山法會,文殊菩薩講了個典故,他沒聽懂,只能帶回來問越鳥,雖不知道別的夫妻酒足飯飽了做什麼解悶,可他和越鳥作畫論道,倒是極雅緻。

 

“法不辯不明,你有什麼便問就是,我必定知無不言。”越鳥說。

 

有道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今日在五臺山,文殊菩薩講了一個晦澀難懂的典故,其中大有深意,倒是說者有意,聽者全憑自家慧根,佛緣深淺,只在自身。

 

此典曰:有一個商人娶了四房妻子,第一個妻子伶俐可愛,與他如影隨形;第二個妻子豔冠群芳,人人稱羨;第三個妻子勤快體貼,事事周全;唯獨第四個妻子整日無所事事,行蹤飄忽不定。有一天,商人要遠去行商,此去舟車勞頓,商人想選一個妻子與他同行,可第一房妻子不肯,第二房受不得勞苦,第三房妻子放不下家中瑣事,最後反倒是第四房妻子不辭勞苦願意跟隨商人。

 

“這故事實在是不知所云,本座沒聽明白,還請殿下為本座解惑。”

 

文殊菩薩講的是“四妻”典故,這個典故暗藏隱喻,若非讀慣了經書的佛門弟子,一時之間聽不明白也分數當然。

 

“不怪夫君有此一問,此典難解,我佛如來曾親自解過。需知商賈是假,四房妻子也是假——商賈指芸芸眾生,凡人沉淪苦海,如影隨形的是肉身,人人稱羨的是財帛,無微不至的是姻緣,無所事事且無法捉摸的是天賦本心。凡人不懂因果,不捨肉軀,貪戀財帛,更捨不得七情六慾,豈不知肉身會腐朽,財帛更是無稽,情愛總有離散,唯獨本心不滅。我心非心,非心無心,便是此理,帝君明白了嗎?”

 

看來今日雲上盡是聽書人,典故卻藏舊文章,越鳥雖已還俗成親,可雷音寺終究還是惦記她,有意助她夫妻脫離苦海。青華怎麼會不明白呢?他幾經生死,原是孤家寡人,卻在因緣際會之下得越鳥為妻,從此便深陷紅塵。大千世界,瞬息萬變,他為了越鳥的生死殫精竭慮,哪裡還顧得上自己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