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致風華 作品

第六百二十五章、大宋風雲(下)(第2頁)

    遼軍敗退,宋軍一雪前恥,趙恆也感顏面挽回,立即作了二首《喜捷詩》,並親自把詩題寫在行宮牆壁上,還令大臣們寫詩應和。

    莫州之戰結束七天後,趙恆從大名出發返京,也宣告了此次御駕親征結束。鐤

    此次趙恆從出征到回兵,僅持續了五十日。

    從戰況來說,宋軍取得了勝仗,但作為被動防禦的一方,他們的勝果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尤其是,他們雖然打勝了,可並沒有斬斷遼軍的主要力量,更沒有讓他們傷筋動骨。

    如此宋依然是處於戰略防禦的一方,而遼軍依然佔據著主動權。

    此次南征他們雖然喊得聲勢浩大,但其實也只是一次試探,尤其是分兵各路,讓宋軍無暇四顧,所以宋軍在莫州之戰的勝利,不過是稍稍補血,總體依然是虧了。

    而為防備遼人再度南侵,趙恆還都後又是一輪調兵遣將、嚴密佈置,以備隨時將會到來的大戰。

    但在此時,宋遼邊境將會恢復短暫的和平,而這也將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鐤

    錢塘這邊收到北方戰況消息的時候,卻還滯後了半個多月,至二月初才知曉全貌。

    當然,李勇早已熟知了這段歷史,他還沒有從中插手改變,所以一切與原般無二。

    但在他未來介入後,顯然時局不可能仍然如歷史原樣繼續發展下去,有感於此,李勇也不得不將另一批計劃提前安排上了。

    現代的戰爭打得是信息戰,高科技在戰爭中的運用簡直是降維打擊,這點上老美可是個中翹楚,海灣、伊拉克,可謂是經驗豐富。

    而在這冷兵器時代,信息同樣很重要,行軍打仗時,斥候探報是絕對少不了的,而如果有些軍情能夠及時傳遞,甚至有可能直接改變一場戰爭的結局。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外如是。

    而如今李勇需要知道的是宋遼邊境的情報,不僅要探得情況,還要第一時間能夠傳回來,這就需要安排得力人手,佈置在關鍵位置,還要有快速的通信手段。鐤

    在此時,信鴿自然是個極好的選擇。

    當然,也可以藉助傳統的官方力量,譬如說驛館,這是相當於後世郵政一般的存在。

    所謂八百里加急,其中驛館的作用就不容忽視,若沒有中間的補給、換馬,按照這樣日夜兼程,就算人不困,馬也得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