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20 作品

小心謹慎的進軍(第2頁)

 

“只要有他們在,十倍的eu軍也不是對手。”對這支親衛軍莫妮卡表示自己很有信心。

 

說起這個‘西伯利亞工人軍團’又是一段有趣且悠久的歷史。

 

烏拉爾山區的密林中坐落著一座美麗小城,它叫伊熱夫斯克,這座距離卡馬河約45公里的重工業城市早從1760年便成為沙皇俄國最著名的步槍和鋼鐵生產中心,與謝斯得羅列茨克、圖拉並列為沙皇俄國時期最大的三個兵工廠。

 

1914年一戰爆發前在伊熱夫斯克,隸屬於政府直轄的三條莫辛納甘m1891式步槍生產線每日可以生產2500支該型號步槍供給軍隊。甚至,這座城市還有一條鐵路專線分別連接了喀山和彼爾姆,要知道當時俄國鐵路不過才7000公里。

 

由於享受而國家財政補貼,這裡的兵工廠及其附屬地區的發達程度在當時相對貧窮的沙俄來說絕對是拔尖的存在。至1917年為止,這裡居住著近七萬人,城市居民多數是服務於軍火工廠的工人和文職官員,他們祖祖輩輩都作為工人為帝俄生產著武器,直到帝國滅亡,俄羅斯進入割據混亂為止。

 

在她的東北部,有一座稍小的工廠城鎮,叫沃特金斯克,始建於1759年,是葉卡捷琳娜女皇敕令建造的卡馬工業區的一部分,沃特金斯克機械製造廠的職責是為西伯利亞大鐵路製造鋼軌、為四大艦隊製造船錨等鋼鐵製品。至1917年革命爆發,這裡的3萬居民也如伊熱夫斯克人一樣過著週而復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