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1

 。

 在他看來,周錚簡直就是神農轉世!

 “第二個法子嘛,就是再生稻!”

 在周錚的記憶中,北方稻穀一年一熟,南方陽光充裕,熱量滿足,水稻不僅可以兩熟,甚至能達到三熟。

 而關鍵就在於再生稻!

 大周王朝,水稻熟後,農人除了留下種子後,便會將稻杆全部收割,重新埋入土地之中,充當肥料。

 也有一些將稻杆收好,當做柴火等等。

 但這無疑是一種浪費。

 因為這完全可以當做再生稻來處理。

 “敢問殿下,何謂再生稻!?”

 劉非儼然學生的樣子,對周錚恭敬有加。

 光是聽這個名字,他就隱約察覺到所謂的再生稻的功能。

 可如此才能實現再生!?

 “再生稻的培養,操作起來,並不難。

 當水稻成熟後,大約只割下稻株的上2三分之二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下面的三分之一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讓其短時間內再長出一季稻子,就可以了。”

 “當然再生稻對種植條件要求比較苛刻,只有在溫、光、水條件適宜地區,才能保證穩產高產。”

 “而且,在選擇上一定要選擇那些生育期適宜、耐熱、抗倒、抗病蟲、米質好、再生性好的品種,並且頭季能在8月15日前收割。”

 周錚一口氣,將再生稻的關鍵說了出來。

 不論是大周還是大元亦或者大夏國,幾乎都沒有再生稻。

 一方面是因為技術不成熟,二方面是條件不允許。

 但象郡,完全滿足再生稻生長的條件。

 至於技術方面,其他人不行,但周錚對劉非有絕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