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貓缺大德 作品

第11章

 聽到旅長的話後,黃河並沒有感到意外。

 如果有人問現階段對於八路軍來說什麼最重要,那無疑是子彈和手榴彈。

 前者是部隊戰鬥力的根本,後者是對應對鬼子豬突戰術的最優選擇。

 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一直被彈藥不足所困擾。

 三槍八路這個外號,就是因為部隊里老兵們總是強調三發子彈要消滅一個敵人,打完就要發起衝鋒。

 老鬼子都知道和八路軍作戰非常艱苦和危險,他們因為子彈不多,被迫逼出來了一些神槍手。

 可是無論再節約彈藥,子彈的消耗都是在所難免的,沒有購買渠道沒有自己的軍工廠只會是無根之水。

 在戰爭初期我們的部隊以襲擊、伏擊和阻擊作戰為主。

 在這過程中,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切斷敵之供應線,力求以最小的消耗打出最大的戰果。

 但即使這樣我們的戰鬥紀律還是要求部隊戰鬥時間不能過長。

 有一次奇襲鬼子的機場,僅僅一小時就結束了戰鬥。並且炸了24架鬼子戰鬥機,一時間成為中外媒體的頭條新聞。

 所以,在那時我們部隊的彈藥整體來說尚可維持。

 但隨著根據地的不斷擴大不斷擴軍以及戰鬥頻率、規模的加大,部隊對武器彈藥的需求急劇增加。

 需求擴大,但是供應卻日益不足。面對這種情況,部隊只能在繳獲上多下功夫。

 戰鬥繳獲可以說是八路軍彈藥的重要來源,但是這事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不僅要成建制的吃掉鬼子部隊,而且速度還需要快。

 現在的鬼子十分頑悍,經常出現負隅頑抗到底、寧死不降的情況。

 導致鬼子在抵抗的時候消耗了大量彈藥,而且一旦敗局已定這些畜生會直接毀掉物資,一不小心就是賠本的生意。

 對許多部隊來說,繳獲並不能補充消耗,或僅為持平而已。

 特別是彈藥,消耗常常多於繳獲,那是真的入不敷出。

 所以一槍一彈都來之不易,往往戰士們需要付出鮮血乃至生命的代價。

 此外,由於經費長期緊張,能用於購買武器彈藥的款項十分有限。

 根據地又被封鎖禁運,想買都沒有門路。

 在跟鬼子交戰的時候,部隊指揮官們說的最多的就是瞄準了打,放近了打,不打死敵人絕不放槍之類的話。

 種種機緣巧合,原本早該退出時代舞臺的騎兵,在這片土地上迎來了第二春。

 因為上述原因,對於後方各個軍工廠來說復裝子彈就成為了重中之重的工作。

 復裝,通俗的說法就是回收彈殼。

 然後重新將彈殼清洗,整形,安裝底火,裝填彈藥,裝填彈頭。

 論黑火藥,我們可是老祖宗。根據地大量發動群眾一起熬硝造火藥,可復裝子彈並非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這其中有很多工序,首先是收集使用過的彈殼。

 我們都知道部隊是有射擊紀律的,戰士們會盡可能的回收彈殼,並且在戰鬥結束後帶回後勤部軍工廠進行篩選和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