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357章 希望不會打起來

 常言道,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

 有皇帝給做出的模範,將和尚送到遼東來宣傳教化,孫承宗也學會了將和尚送到草原上去宏揚佛法。

 “我聽說草原上的佛法,和我們中原的佛法不一樣,送北京來的和尚去草原上,可行嗎?”

 捋著自己的鬍子,熊廷弼謹慎的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應該可以吧。”

 顯然,孫承宗和熊廷弼一樣,對於佛教了解的並不深,他的想法是能將人送走就行。

 “我聽說,草原上的佛教都是從烏斯藏那邊傳過去的。自太祖時,我大明就有和尚作為使節,出訪西域。武廟之時,更是有烏斯藏的僧人來說,武廟是活佛轉世。。。”

 “武廟。。。”

 聽到了孫承宗的話,熊廷弼看了對方一眼後,連忙揮了揮手。

 “別,別,別,陛下和武廟還是不一樣的。”

 明武宗正德真的是歷史上的一個妙人。

 懂藏語,自封大慶法王。

 懂阿拉伯語,給自己起了名字叫沙吉敖爛(波斯語為“少年王”,突厥語為“勇敢的國王”),而在正德年間出口的瓷器上,更是有【大明國皇帝蘇丹·蘇萊曼·汗】的字樣。

 南巡之時,他身邊更是跟著一個蒙古、中亞、葡萄牙、占城、烏思藏等地使者組成的外國旅遊團。

 但,大明很明顯無法接受一個涉獵如此廣的皇帝。

 揮手停止了孫承宗繼續引經據典,熊廷弼接著道。

 “拜的都是一個佛祖,應該不會起衝突。而若是起了衝突,那就應該是佛法不精。”

 說著,兩個人對視一眼後,同時點了點頭。

 如果草原上因為佛法打起來,那對大明更好。

 “若是將這些和尚送到草原上給蒙古蠻子弘揚佛法有用。”

 掰了掰自己的手指,熊廷弼琢磨道。

 “內喀爾喀與科爾沁光是大的部落就不下十一個,而各貝勒、臺吉更是數不勝數,這遼東各處的寺廟就有去處了啊。”

 “不能都給送到草原上去。”

 聽到熊廷弼的話,孫承宗連忙示意他收一收給一個部落送上一窩子和尚的想法。

 “那些寺廟對於穩定地方還是有用的,我們只要將那些不老實的送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