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263章 船隻大摸底

 漕運這個東西,雖然說起來只有兩個字,但裡裡外外,卻聯繫著京城大大小小的衙門。

 從內閣到六部,再到通政司、都察院,乃至於東廠、錦衣衛,以及宮內曾經的二十四衙門。

 諸多朝廷衙門裡,鮮少沒被牽扯其中的,有的只是深淺問題而已。

 漕運變革這件事,雖然看起來是經內閣部議,上奏皇帝后,得到了御批。

 但實質上,作為工部尚書的徐光啟,只是一個演員。

 真正的導演,還是皇帝。

 手中拿著份劇本,徐光啟開始了他的表演。

 他對在漕運上動的第一個地方在通州。

 從借南海子的城建營借了兩千兵丁塞到通州,讓工部的主事把通惠河碼頭給接管了。

 通惠河,元稱金水河,明稱御河,由郭守敬,郭神仙主持開鑿。

 從昌平昆明湖啟,穿積水潭,過崇文門向東,在朝陽區楊閘村拐向東南,到通州張家灣村後入潞河。

 這是一條聯接京城和通州糧倉的主通道。

 兵到了地方後,徐光啟就讓人在通州碼頭上將所有過往船隻給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