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254章 佈局漕運與糧庫

 “袁可立也想動漕運?”

 看著手中的奏本,朱由校皺著眉頭靠在椅子上。

 雖然袁可立的師爺勸說了袁可立先對鹽動手,但袁可立闡述想法的奏本,還是發了上來。

 摸著自己的下巴,朱由校思索了起來。

 漕運的問題,已經嚴重到漕運總督和天津巡撫一起上奏了嗎?

 在沒有鐵路,又沒發展海運的年代,漕運的那條大運河是大明的一條大動脈,太過於重要了。

 而同時,這條血管還是富人斂財的一個重要工具。

 大運河一出事,大明立馬就得癱瘓。

 從永樂年間開始,輸送九邊的糧草有六成就是運河漕糧,而海運停擺後,直接就給幹到了九成。

 兩百年的發展下來,漕運上的勢力交錯複雜,裡面牽扯的勢力無比繁雜。

 北方的天津、德州、滄州、臨清,南方的淮安、揚州、蘇州、杭州,可以說都是靠著這條運河吃飯。

 一個運河,朝廷就設置了漕運總督與河道總督兩個,由此可見朝廷的重視。

 完全可以這麼說,誰坐在了這兩個位置上,在朝堂上聲音都會大上三分。

 “能小動,但不能大動,想辦法四兩撥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