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246章 畢自嚴的第一策

 建奴又去掠奪朝鮮的消息傳回順天,從皇帝到內閣,再到六部,反應出奇的一致——好的,知道了。

 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對於朝鮮這個逆子,如今朝廷各部高官的看法與皇帝一般:當年爹出錢出力,幫你把闖進家門的匪徒轟走,你現在也是時候給爹回報了,吸引好火力。

 他死不死,誰兒子啊。

 如今的大明根本就顧不上朝鮮,自己的事兒都掰扯不明白呢。

 現在大明朝堂上的首等事,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畢自嚴。

 新政的執行需要三個部門的配合:吏部、戶部、度支司。

 畢自嚴是個經濟之才,他的變法,首先就要從自己擅長的地方入手,用經濟制度的變更,給吏部創造一個整頓吏治的機會。

 否則吏治不整頓,別說變法強國了,能再像萬曆後期那樣,硬挺下去都是好的。

 整頓吏治,可不僅僅是什麼反腐倡廉。

 這是一個涉及到了人材挖掘、任人用事、事務監督、職責考核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而反腐,只是其中簡單的一環。

 這根本就不是喊幾句口號,上幾道奏章就能煥然一新的。

 這需要一個實際的執行過程。

 現在,畢自嚴就決定,將當年張居正和王國光走過的路,再給走上一遍。

 而要這麼走,必然是要先過程序。

 於是乎,由內閣首輔畢自嚴上書,請開內議的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天啟元年,五月廿一,戊午日。

 宜結親、會親友、出行、喬遷、納財。

 忌行喪、上樑、作死。

 六部九卿的主官,外加內閣首輔畢自嚴、內閣輔臣韓爌,在西苑與皇帝共商國事。

 是的,韓爌時隔多日,終於又見到皇帝了。

 看著龍書案後閱讀奏章的皇帝,韓爌感覺鼻子有些發酸。

 這個皇帝,太不把他們這些顧命大臣放在眼裡了。

 如今的朝堂上,舊人不在,俱是新人。

 “這六冊記賬法,既然是你與周應秋根據昔年是昔年張江陵變法之時所留文獻所定,就由你與周愛卿來給諸位臣工說說吧。”

 放下手中的本子,朱由校看向畢自嚴問道。

 理科生看賬目條理,有些頭暈眼花。

 “臣遵旨。”

 聽到皇帝的問話,畢自嚴從椅子上站起,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