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184章 弄個足球出來

 四十多個勳貴子弟,列著整齊的隊列出了中軍都督府。

 看的對面文官衙門裡是人心惶惶。

 管不了,根本管不了。

 漢人做事,一直以來都有個講究,叫做師出有名。

 先有師,再有名,那事情就能做成了。

 領導人手裡一旦有一支直屬的軍事力量,那受到的掣肘就會瞬間減小。

 遠的有張居正靠著“門下走狗”戚繼光,就敢和滿朝文武掀桌子。

 近的有魏忠賢幫天啟搞了支內操軍,就能做到活生生弄死東林前後十三君子,然後對方屁都放不出來一個。

 當實權領導人手裡有一支直屬軍事力量時,那受到的掣肘就會肉眼可見的減小。

 騎著馬跟在一眾勳貴子弟的身後,朱由校對他們整齊的隊列非常滿意。

 沒白訓練,接下來就要看是不是架子了。

 對於這些勳貴子弟,朱由校不怕他們能力強,就怕沒能力。

 畢竟,他們真要有那個能力,大明的京營也不至於爛成歷史上那個鳥樣,連守城都守不明白。

 “陛下又在練兵嗎?”

 站在衙門口,看著從御街上過去的軍伍,吏部尚書周應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這些天,有不少的人彈劾他,讓他肩上的壓力很是不小。

 這個皇帝心腹不好做啊。

 “這些好像都是勳貴子弟。”

 他身側的文書手搭在眼睛上,細數著對面的人數。

 “勳貴子弟?”

 聞言,周應秋轉頭好奇的問道。

 “人數對的上。”

 文書放下手,對周應秋解釋道。

 “武略院搬入中軍都督府那天,我讓人去打聽過,說是除了下面各衛所軍學派遣入京的軍生外,還有四五十個勳貴子弟在裡面受訓。”

 “哦。”

 聽到解釋,周應秋看著離去的一行人,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而另外一邊,帶著眾人回了西苑後,朱由校叫人將曹文詔叫來。

 “末將曹文詔恭請聖安。”

 “平身吧。”

 擺了擺手,朱由校指了指身後站著的徐允禎,對曹文詔道。

 “他是定國公之子徐允禎,以後就是虎賁衛武德營的營正了,你帶他們去軍中安排一下,半個時辰後,帶著今日不當值的隊伍,到校場來。”

 “末將領命。”

 聞言,曹文詔對皇帝一拱手,就與徐允禎前去交接。

 分配營房、定營制、認人,這些都需要時間。

 回到暖閣中,在宮女的伺候下,朱由校洗了一把臉。

 “皇后呢?”

 將毛巾遞給宮女,朱由校出聲問道。

 “回皇爺,皇后和順妃娘娘在暖閣做女紅。”

 聞言,就有宮女彙報道。

 “做女紅?”

 聞言,朱由校點了點頭,出聲問道。

 “朕要的東西,都弄好沒?”

 “回皇爺,已經弄好了。”

 聞言,張成連忙對旁邊的人揮了揮手,就見有太監拿著幾個皮球來到皇帝身前。

 蹴鞠,中國的一個傳統運動項目。

 蹴鞠、角抵、相撲、捶丸、擊鞠、射箭、龍舟競渡、冰嬉、馬術。

 古人玩的的超乎你的想像。

 誠然,吳大鼻子的《赤壁》中,將蹴鞠大戰讓拍的頗為搞笑。

 但你不能否認,漢唐時期,就是練兵的手段。

 但進入趙宋這個文華盛事,事情開始變味兒了。

 宋仁宗因為喜歡看女子相撲,讓司馬砸缸上書指著鼻子罵。

 而蹴鞠,也漸漸的從競技類項目變成表演類項目。

 目的也從練兵變成了雜耍。

 到了明朝,蹴鞠就已經式微,上不了宮廷宴會的名單了。

 但到底還沒徹底消失,不說民間,宮裡就有挺多人玩的,特別是宮女。

 沒事就喜歡搞個球踢著玩,踢球時講究儀態和分度,如王譽昌所做《宮詞》“錦毯平鋪界紫庭,裙衫風度玉娉婷。天邊自結齊雲社,一簇彩雲飛便停。”。

 當然,朱由校是不想搞什麼的蹴鞠的,他要的是競技性,或者說競爭性。

 如果不是前世沒多看過橄欖球賽,他絕對會將橄欖球搬過來。

 速度、團隊、力量的結合,激烈的對抗性,那才是應該在軍中推廣的運動。

 不過,橄欖球不知道,足球還是知道的。

 前世,國足是無數人心中的痛,戲稱自高俅倒下後,國足千年沒能站得起來。

 現在,他要讓國足站起來!

 從太監手中接過皮球,左右翻看了一會兒,最後朱由校還是沒忍住,用刀子把球給解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