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129章 歪嘴和尚唱斜經

 “皇帝要收天下田畝。”

 “皇帝要加賦。”

 “皇帝要加丁口賦。”

 “娘希匹!”

 三天時間不到,關於皇帝對於“是個活人就得交稅”的話,在京城中就沸沸揚揚的傳歪了。

 “歪嘴和尚念斜經。”

 手中拿著錦衣衛收集的消息,朱由校一腦門的黑線。

 孃的,煽動民意,他就知道這些人不會老老實實的交稅。

 “外面都傳的很嚴重嗎?”

 將彙報丟在桌子上,朱由校看向許顯純問道。

 “回皇上,京中已經傳開了。”

 臉上寫著尷尬,許顯純拱手說道。

 “京外,據說通州那邊也傳開了。”

 “嘖,傳的真快。”

 聞言,朱由校無奈的搖了搖頭,手指在桌面上敲動。

 現在他要面對的,就是如何打贏這場輿論戰了。

 辦報紙?

 又不是掃盲過的現代國家,辦報給誰看啊。

 雖然大明宮的識字率很高,但賣報也是有成本的,對於普通小民來說,一個銅板都是很重要的。

 不過,報紙這個東西的確是要給弄出來了。

 這個是用來壓制清流的一大法寶。

 “劉時敏,去給朕拿幾份邸報來。”

 “是!”

 通政使司,簡稱通政司,負責內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訴等事項。

 設有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參議各一人,正五品,下有小吏若干。

 這個職位,在宋代叫銀臺,在明清叫通政司,雖然品秩看起來不高,但職責就決定了屬於位卑權重。

 主要負責上下公文交接,奏報四方章奏,實封建言,陳情伸訴以及軍情聲息災異等事的奏報。

 而通政使還有例外一個重要的權力,就是議大政、大獄以及會推文武大臣。

 朱元璋廢宰相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通政司起到了文淵閣的作用。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通政司的對於奏章的權柄被內閣和司禮監給分走了部分。

 通政司也就剩下的惟欲達四聰以來天下之言。

 說白了就是溝通上下級消息。

 而為了保證消息傳遞的足夠迅速,通政司就有了一個東西,邸報。

 擱後世這就叫內參。

 固定時間週期內,通政司會將皇帝的一些重要詔旨、國家大事,如婚喪嫁娶、重要典禮、人事任命、處罰賞賜、戰事情況等等,寫在邸報上,下發到各地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