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74章 想不出名字了

 京城中如何紛擾,和住在南海子的朱由校關係不大。

 再是紛擾,那群玩意兒還能不認他這個走完了登基流程的天啟皇帝,把那個九歲的崇禎給扶上去不成。

 況且,現在京城中不管是東林還是齊楚浙黨,都沒法形成合力,雙方的體量根本不是天啟元年之後能比的。

 當皇帝從內帑討銀子給外廷補窟窿,並且給官員足俸那刻起,大明朝廷就彷彿重新上弦的機器一般,動了起來。

 畢竟,朱由校只是對彈劾奏章留中不發,對於人事任命、事情的處理這些奏章都是有確切回覆的。

 “開局立鋪,方便民間兌銀。”

 看著寶泉局趙晗的奏本,朱由校一臉的便秘。

 寶泉局的生產規模上不去,一天五萬枚,也就是三千斤上下,有設備損壞時,產量還會下降。

 而且,短時間內,這個產量是別想提升了。

 每天五萬的產量,兩萬歸外廷,三萬歸內帑。

 這要是給民間百姓分,那就只能從內帑拿出來。

 但往民間兌銀,一天一萬兩,不能說解燃眉之急吧,那也是杯水車薪。

 想想歷史上李自成從北京城搶了多少銀子出來。

 這還只是北方,南方更是嚴重,想想歷史上西班牙人往大明運了多少銀子來。

 “解決錢荒之路,任重而道遠啊。”

 在桌面上磕著,朱由校琢磨著如何做這個事情。

 “等等。”

 突然,朱由校想起了一個東西,伸手從桌子抽屜中拿出了兩張晉通錢莊的銀票。

 這是當初汪文言行賄馮三元和顧造的賄銀。

 “忠賢啊,朕讓那個許顯純摸摸那個晉通商行的底子,他摸的怎麼樣了?”

 “回皇爺,許顯純和奴婢提過一嘴,說已經派人潛入進去了,正在想辦法弄清楚他們是誰在主事。”

 “哦。”

 聞言,朱由校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