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月涼了 作品

第19章 賜名忠賢

 “皇爺,禮部尚書孫如遊,請開講筵。”

 回到南海子沒多久,一本特殊的奏章就送到了朱由校的案前。

 “哦?”

 聽到劉時敏的話,朱由校的眉頭挑了挑。

 講筵,這就要說到萬曆皇帝造下的一個孽了。

 萬曆對於泰昌皇帝是素來不喜,而對於朱由校這個皇長孫嘛,也不咋樣。

 當然不至於歷史上有的人說的,朱由校不識字,是個文盲皇帝。

 識字還是識的,就是書讀的不多而已。

 誰教的?

 左春芳德諭孫承宗,這也是為什麼孫承宗歷史上他後來能夠成為是天啟帝師的原因。

 孫承宗,萬曆三十二年進士

 這人真的是職業家庭教師,早年曾經在姜壁、房守士等人家中做家庭教師,做到邊關大同去了,也就哪時候對於兵事有所瞭解。

 後來又給皇太子和皇太孫做了家庭教師。這人也是厲害,能把歷史上天啟的毛給捋順了。

 不過現在,雖然這孫承宗去了遼東,但經筵不能停,畢竟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而且他也要趁著這個機會來發掘一些人才。

 歷史上天啟的講筵官,一個叫孫承宗,另外一個,叫袁可立。

 “講筵啊。”

 朱由校琢磨了一下,從桌上拿起他的備忘錄,從裡面開始挑選人名。

 “太僕寺右少卿畢自嚴。”

 大明未來的戶部尚書,就衝其經濟學上的造詣(yi),就能擔當講筵官了。

 “尚寶司司臣袁可立。”

 歷史上的天啟元年,遼瀋全丟,防線撤至廣寧,滿朝文武莫不敢言,就這位提出了七條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堪稱明末于謙。

 而且要論能力,袁可立是強於孫承宗的。

 思索著人名,朱由校寫下了最後一個名字,太常寺少卿王三善。

 歷史上,川中土司安邦彥、奢崇明造反,就是王三善去平定的,雖然功敗垂成,但也是個有能力的。

 心裡想著一些有用的人才,朱由校乾脆又拿出一張紙,寫下了另外兩個名字。

 “孫傳庭、周應秋。”

 一個明末柱石,一個閹黨狗頭。

 轉頭對劉時敏道。

 “再去找這兩個人,周應秋是贛南巡撫,孫傳庭朕記得是個知縣,找到兩人後,召之入京。記住,從速。”

 “奴婢遵旨。”

 接過紙張,看到朱由校臉上嚴肅的表情,劉時敏連忙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