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玉門關血戰

 烏孫,是漢代連接東西方草原交通的最重要國家之一,烏孫人的首領稱為“昆莫”或“昆彌”。

 公元前2世紀初葉,烏孫人與月氏人均在今甘肅境內敦煌祁連間遊牧,北鄰匈奴人。

 烏孫王難兜靡被月氏人攻殺(據《漢書·張騫傳》),他的兒子獵驕靡剛剛誕生,由匈奴冒頓單于收養成人,後來得以復興故國。

 公元前177~前176年間,冒頓單于進攻月氏,月氏戰敗西遷至伊犁河流域。

 後老上單于與烏孫昆莫獵驕靡合力進攻遷往伊犁河流域的月氏,月氏不敵,南遷大夏境內,但也有少數人仍然留居當地。

 在塞種人與月氏大部南下以後,烏孫人遷至伊犁河流域與留下來的塞種人、月氏人一道遊牧,從此烏孫日益強大,逐漸擺脫了匈奴的控制。

 南北朝時,烏孫曾與北魏關係密切後柔然崛起,烏孫國被柔然所滅,烏孫餘部被迫翻越天山,南遷到蔥嶺蒼茫的群山中,與當地的塞人雜居,當起了最原始的牧民。

 兩年前,烏孫信任昆莫胡矣圖統一烏孫各部,吸收當地民族,烏孫逐漸壯大。

 一個月前,烏孫再次翻越天山,他們打算對西域諸國動手。

 然而,當烏孫大軍攻破車師國後,發現了車師國內大量精美的物品,以及讓人難以忘記的荊露。

 在烏孫大軍的威懾下車師國王說出了這些東西出自東方的大宋。

 然而車師國王沒有告訴烏孫宋國的強大,他認為,就算現在說出來,烏孫人也不會相信,而且他還想借宋國之手報仇雪恨,他相信,宋國絕對不會允許烏孫如此囂張。

 隨後,胡矣圖親自率領兩萬烏孫騎兵向玉門關前進。

 玉門關,隸屬涼州敦煌郡,是宋國西大門,西域商人進入宋國都要經過玉門關。

 自從當年劉義隆微服西域諸國,玉門關大門從未關閉過,玉門關有一萬宋軍,其中有五千騎兵,玉門關守將蕭成是敦煌太守蕭平之子,敦煌經過蕭平經營,又處在商路上,所以敦煌如今十分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