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臨汾之戰(四)

 劉義隆之所以採用圍三闕一的策略,是因為城內畢竟有四萬多魏軍,而且城內的糧草充足,拓跋譚也不是易與之輩,但是隻要有希望,他們依舊會選擇活下去。

 至於為何不留北門而留東門,劉義隆是有想法的,這個想法還是徐麟提出來的,就是不能讓魏軍成功逃到騏國城。

 騏國城在臨汾西北,西門和北門被封鎖,東門就只能順著汾水向平陽逃去。

 但是,劉義隆也不會輕易上魏軍逃到平陽,在西門外佈置了八千騎兵,其中五千龍驤軍,三千黑風軍。

 至於宋軍投石車則由剩餘兩千黑風軍和三千朱雀衛騎兵負責保護。

 還有,宋軍還配備了猛火油櫃,實戰證明,宋軍的猛火油櫃可以直面騎兵,不過數量上卻有些劣勢。

 也是,不可能有一種器械可以做到無敵。

 像猛火油櫃這種器械就是這樣,他想要發揮威力,需要騎兵配合。

 其餘器械也一樣,都有些不同的優缺點,都需要配合使用。

 宋軍的策略讓拓跋譚十分鬱悶,他本來打算以騏國為退路,如今看來已經被宋軍識破,而且宋軍的圍三闕一確是陽謀,哪怕宋軍不以北門為主攻方向,北門的宋軍也會給魏軍造成很大的麻煩。

 趁著這個機會,拓跋譚不得不派人告知騏國的王寶興,立刻率大軍撤出騏國,去平陽,騏國有近三萬大軍,這也是拓跋譚的後手,還有這些大多數都是新兵。

 宋軍的攻城依舊和以往一樣,不過城牆上的魏軍早就有了準備。

 在投石車開始進攻後,城牆上的魏軍將領就下令道:“宋軍投石車,躲避。”

 魏軍士卒立刻支起盾牌,躲在女牆後面,只有幾名士卒依舊觀察宋軍動作。

 幾輪巨石,根本沒給魏軍造成太大的傷害,最大的作用也就是震懾而已,不讓魏軍輕易反擊。

 同時,宋軍的攻城器械和弩兵在盾車護衛下向著城牆進發。

 一名魏軍士卒立刻道:“宋軍上來了!”

 魏軍將領得到消息,道:“準備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