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劉宋改革

 拓跋燾在實行漢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時候,劉宋也在劉義隆的大力支持下進行改革。

 官制進一步完善,各部運轉步入正常,各司其職,使得朝廷政令能夠很快的適應下去。

 其次科舉也在一次次進行中進行完善,同時也為劉義隆選拔了很多人才。

 各州郡都進行了大規模的官員考核,除去了一批才疏學淺的人,科舉選出來的人才補充各地空缺。

 進一步將各州郡的軍政剝離,加強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劉義隆牢牢將軍權抓在自己手中,他可是十分篤信偉人的一句話“槍桿子裡出政權”,所以軍權他是絕對要攥在自己手上。

 麒麟、白虎、朱雀、玄武四衛擴軍到四十萬,每一衛十萬人,為宋軍主力。

 青龍衛作為皇家禁衛,依舊保持六萬,而且只設副將兩名,主將由劉義隆親自擔任。

 各地守軍大多保持在一萬到兩萬左右,負責各地治安。

 這次擴軍不僅招募漢人,其餘各族都一視同仁,都可以從軍,少數民族生活本來就困難,從軍待遇優厚,所以很多人積極報名。

 劉義隆並未將少數民族士卒單獨編成一軍,而是分散到各部之中,並且待遇與漢人士卒一樣,不過他依舊控制了少數民族士卒的數量,宋軍依然以漢人為主。

 騎兵方面則是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少數民族,這些士卒更加善於騎射。

 由於酒泉馬場,劉義隆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重騎兵,隸屬麒麟衛麾下。

 劉義隆還在原西秦、北涼所在州郡大力推行胡漢通婚,並且取得一定成效,許多嫁給漢人或娶漢人女子的其他民族都分給了田地,並免除大部分賦稅。

 大部分俘虜都被劉義隆編成類似後世的工程兵部隊,平時負責各地的修建,如果戰事需要,隨時可以拿起武器加入戰鬥。

 這支部隊的待遇雖然不比正規部隊,但是依舊讓這些俘虜感覺很好了。

 還有就是在徐麟的建議下,劉義隆下令在西北各州郡恢復漢家衣冠,至於其他民族,劉義隆還是尊重其民族風俗。

 就在這些事情穩步進行的時候,劉義隆來到了軍械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