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冶煉專業

 “算了算了。”陳彥光搖搖頭。

 他本來雄心壯志的,但是一看見張揚奇怪的笑容,他就脊背發涼,總感覺沒好事。

 反正對現在的陳彥光來說,掙錢才是最重要的。

 這關係到他婚後的好日子,其他的都不著急。

 抱著這樣的想法,陳彥光不著痕跡的轉移了話題:“韓哥,除了這把德國出土的劍,還有沒有別的貨啊,在國外很有名那種?”

 “有啊,來看看這個。”

 韓總引著陳彥光往前走。

 張揚也沒閒著,他把倉庫裡的幾把青銅劍拍了高清的照片,發在了考古隊的小群裡。

 隨手留點證據是個好習慣,這是老楚教的。

 楚局長讓考古隊的隊員們,在遇到奇特古玩的時候,不管有用沒有,都先發在群裡。

 留個檔,同時大家集思廣益,說不定就有新發現。

 這次,張揚的圖片剛一發出去,楚家爺孫倆就回復了。

 楚子強:揚哥又去採風了啊?

 楚振民:現在國內已經有人開始仿製歐洲的文物了嗎?很有想法啊。

 張揚沒解釋這種青銅劍背後的故事,而是回了他們爺倆兩個“齜牙”的表情。

 複雜的事情在網上說不清楚,等下次見面了,當面聊,比較容易有驚喜的感覺。

 視線回到韓老闆的倉庫裡。

 陳彥光正盯著一件木箱子裡的青銅器撓頭。

 “這東西,是船錨嗎?”

 “什麼寶貝啊,讓我康康。”

 張揚主動湊上去。

 箱子裡的青銅器,形狀確實有點像船錨,尤其是上面螺旋狀的紋飾,就像船錨兩邊的彎鉤一樣。

 但只要看到物品上半部分空心的柱狀結構,就應該明白,這東西是要裝木頭手柄的。

 只能說陳彥光古玩見少了,想象力還是差了點。

 青銅器配木手柄很常見。

 “這東西應該是北歐那邊,凱爾特人的儀式斧。”張揚分析道。

 “斧頭?這連刃都沒有啊?”

 “儀式斧,禮器。”張揚做了個舉斧頭動作,“就站在皇帝,不對,那個時候還沒有皇帝,應該是領主。”

 “領主的儀仗隊,就拿著這玩意兒站在兩邊。”

 “哦,就像咱們國家,古代皇帝背後拿扇子的宮女對吧?”老柳問道。

 “沒錯,北歐那邊有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凱爾特人,現在的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都是凱爾特人下面的分支。”

 “羅馬帝國的時候,羅馬人口中的三大蠻族,就是凱爾特人、日耳曼人、再加上斯拉夫人。”

 關於北歐的歷史,張揚瞭解的不多。

 他知道這點,還是因為剛上大學的時候,室友覃鎧為了追一個喜歡西歐神話的妹子,硬帶著大家去蹭了一下西歐歷史的選修課。

 張揚上完課後的感覺就是:

 羅馬人真會玩,歐洲的開放是從老一輩傳下來的,和華夏完全不一樣。

 “這玩意兒也是歐洲那邊發現的嗎?”陳彥光挑了挑眉,問張揚的同時也在問韓總。

 張揚當然懂他的意思。

 他是想問,這是不是,也是假貨被當成了真文物。

 “你有點想多了,這東西確實是在丹麥發現的,但這是正兒八經的凱爾特人的文物。”

 這件青銅斧的原型和德國那把青銅劍不同。

 西歐確實發現了成體系的凱爾特人文物。

 羅馬人的古籍上也記載了西歐蠻族的情況。

 北歐的青銅時代,最早起源於公元前1600年(華夏最早的青銅器在公元前3000年)。

 和華夏境內青銅器從零開始慢慢發展不同,西歐那邊是毫無徵兆的、突然出現了不少的青銅器。

 這倒不是歐洲人造假,而是因為西歐根本就沒有銅礦,也沒有錫礦,本地產不了青銅,當然也就不存在早期青銅器的雛形了。

 他們能進入青銅時代,完全是因為西亞的青銅器冶煉技術,沿著地中海進入到了意大利、希臘、埃及這些文明古國。

 當地煉好了青銅原料後,再通過貿易的手段進入西歐。

 換句話說,西歐的青銅全靠進口。

 買的人家煉好的銅原料,回來自己重新鑄造一遍罷了。

 當然,這種進口的青銅很貴,所以當時打造的器物,大型的禮器偏多。

 都是貴族用的。

 “沒錯。”韓老闆對張揚科普的知識表示認同,“這種青銅斧,我們就是專門做英國貴族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