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拖鞋 作品

第363章 和洗包漿並列的騷操作

 第363章和洗包漿並列的騷操作

 冬宮的其他藏品,其實就沒太多特殊的了。

 雖然當年沙俄從圓明園裡一點兒沒少拿,但不知道為什麼,冬宮展示出來的很少,目前的藏品大部分都和藏傳佛教有關。

 對於見慣了嘎巴拉的觀眾來說,已經沒有新鮮感了。

 張揚代直播間的觀眾們感謝了一下程二爺,馬上回到之前的藏品鑑定 收購環節。

 接下來的寶友,拿出來的是一個紅色的菊瓣紋盤。

 盤子的最外邊一圈做成了花瓣的形狀,而且每片花瓣內部還有三層花瓣紋,非常的精緻。

 而在盤子的正中央,是雙龍捧壽圖。

 兩條盤旋的金色大龍,託著一個“壽”字。

 “老師,我這件東西怎麼樣?”

 “看起來像是漆器裡的戧金工藝,你靠近一點我看看細節。”

 戧金是漆器裡細分的一種工藝,是在漆器的表面刻出紋飾後,再把金箔填進縫裡,最後研磨成粉固定住。

 效果比漆金和塗金粉都要好。

 寶友這件就能看出來,儘管有些老化的痕跡,整體的紋飾和圖案都非常完整。

 換成老的漆金件,很難不掉漆。

 斜著打一下燈的話,兩條龍依然閃閃發光。

 這本來是明代流行的一種技法,後來傳到霓虹後,被霓虹的工匠學習 傳承,甚至在1999年的時候,被認定為了霓虹的“重要無形文化財”,相當於華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單來說:被偷了。

 “底下有沒有落款?”

 “有啊,這是嘉靖的。”

 寶友把盤子翻面,底下是戧金的六個小字:大明嘉靖年制。

 款看上去沒啥問題,嘉靖時期的落款就是這種風格,豎著一條的六字楷書款,而且在正中心。

 但盤底的顏色有點問題。

 顏色不對。

 明代的漆器,在正面基本全紅的情況下,底足一般是黑漆的底。

 黑色在漆器裡就相當於畫裡的留白,古人講究的是一個陰陽和諧,所以漆器的紅黑分佈一般都比較講究。

 “寶友,你這盤子維修過吧?感覺底足的漆不是原裝的。”

 “沒有啊,原裝的。”寶友不承認,“這件東西我收藏十幾年了,一直是這個樣子。”

 【彆嘴硬了,主播都看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