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拖鞋 作品

第333章 新鮮出土,隨便挖挖

 “可是青州博物館和我們沒有合作啊?”張揚表情略顯無奈的攤攤手。

 “我們也可以合作,也可以談的嘛。”陳老師著急的說道。

 “好吧,那這件事我們下去再說,怎麼樣?”

 張揚覺得在寶友面前搞出這種急著“分贓”的場面不太好,決定把事情推後一點。

 陳老師也贊同的點點頭,上前對寶友指了指後臺的方向:

 “那邊是我們接待貴賓的地方,您可以先去休息一下。”

 【不就是塊壁畫,至於麼?】

 【我查了下,青州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比海林博物館還牛】

 【陳老師是研究書畫的,他肯定懂這件壁畫的含金量】

 【書畫組想截胡雜項組,這主播能忍?】

 直播間不時飄過一些帶玩笑性質的挑撥離間的彈幕,張揚看見以後,默默在心裡回答了一句:這個真能忍。

 前提是自己組織的鑑寶活動,真的能和青州博物館展開深度合作,這樣以後去漢東省辦活動的時候,就都有官方的靠山了。

 起碼支援十幾個專家不過分吧,張揚愉悅的想道。

 陳老師的亂入只是插曲,鑑定臺前很快又恢復了正常的畫面。

 大家按部就班的、充滿希望的、拿著贗品走到張大師面前,被他戳穿一波暴富的夢想泡沫後,無比失望的離開。

 劇情幾乎沒有意外,拿出來鑑定的東西也很普通。

 時間久了有點無聊,不過還好沒過多久,就來了位頂級藏家。

 這位寶友先是拿出一件帶有佛教特色的鼓。

 造型是兩邊粗中間細,鼓腰的地方用銅鎏金的圓環連接,上面還拴著兩個小球。

 很像一個不帶手柄的大撥浪鼓。

 但張揚一看到白色鼓身上,那像縫合傷口一樣的針腳,頭皮就有點發麻。

 “寶友,你這是嘎巴拉鼓吧?”

 張揚都沒敢拿起來看,實在是太晦氣了。

 他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當然不信鬼神,但是這點敬畏之心還是要有的。

 “是啊,老師,我這應該算雜項的寶貝吧?”

 “你看這上面的綠松石,還有鎏金銅環上面的雕,我感覺應該是老雪區的工藝……”

 寶友指著嘎巴拉鼓侃侃而談,好像根本沒有注意到,周圍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

 嘎巴拉這種東西在網上秀一下就得了,帶到線下來鑑定,基本可以鑑定為純純的博眼球。

 “寶友你很自信啊,就不怕是新嘎巴拉嗎?”張揚冷不丁的問了一句。

 “不可能的,這真是我從高僧手裡求回來的,肯定是49年之前的東西。我甚至都懷疑它是明清時期的寶貝。”

 “差不多吧,晚清的東西。”

 看到有其他藏家在拍照,張揚伸手把裝著嘎巴拉鼓的盒子蓋上了。

 這種同類的頭蓋骨,而且還是一次性出現兩塊,最好別進到鑑寶活動的現場畫面裡。

 不然有寶友該不敢來了。

 “價格我就不估了,這東西現在市場上基本沒有流通一說,都是去雪區求來的。”

 “嗯嗯,不估價也沒事,這東西主要也看緣分。”

 寶友沒有強求張揚估價,因為他還有東西要鑑定。

 嘎巴拉鼓都沒收,就又從包裡拿出了兩個細長的黑色袋子。

 打開一看,裡面是兩根白色的骨頭。

 骨頭的兩端包著雕的銀質外殼,外殼上還鑲嵌了綠松石和紅珊瑚。

 明顯又是雪區的工藝。

 在骨頭的中部,均勻的打著好幾個通孔,看起來因為時間久,已經有點發黑了。

 “這兩件是一起求來的骨笛,老師也幫忙看一下吧。”

 “寶友伱還有啥,一次性拿出來吧。”張揚做了個請的手勢。

 剛才是同類頭蓋骨做的鼓,現在是小腿骨做的笛子,再來什麼東西他都不會驚訝了。

 再湊一點,直接可以上生物課了。

 “沒了,就求來這三件。當時捐了不少香火錢,怕是假的,所以想請老師幫忙看一下。”

 “這三件應該是同一時期的。”張揚答道。

 “年代的話,可以去到19世紀末,拋開材質不說,算是晚清藏傳佛教文物裡的珍品。”

 張揚

 【太變態了】

 【看到這東西,我覺得密宗怎麼罵都不過分】

 【這都是當年奴隸的骨頭啊】

 【用這種東西修佛,真是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