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拖鞋 作品

第267章 你最好是真的記不清

 張揚要乾的事兒,其實和十多年前,做粉彩迴流生意的那批人,思路差不多。

 唯一的區別是,567瓷現在還算不上文物。

 因此底價非常低,進口時各方面的限制也小很多。

 基本可以當成普通的工藝品。

 很快,盛海站的鑑寶活動就要開始了,張揚打算趁這個機會,在拍賣會上加一個“精品創匯瓷”的環節。

 如果買家能認可,發展得好的話,他有機會打開一片藍海市場。

 萬一拍賣會上,市場的反饋不行呢?

 這就是張揚想借用河東集團海外渠道的主要原因了,就算不成功,他的時間和金錢損失也都很小。

 聽說張揚初期的目標只是徵集一百件精品瓷,陳彥光小兩口身上頓時一輕。

 他們想著,隨便找幾位歐洲古董店的老闆,應該很快就能湊齊這一百件。

 都是出來做生意的,機會上門,那就試試唄!

 雙方很快簽訂了意向合同。

 “這就談完了?”

 陶嫦看著眼前幾人籤合同的速度,感覺到不可思議。

 下來以後,她悄悄問陳彥光:

 “陳總,你們對567瓷的市場前景,有那麼樂觀嗎?”

 在她看來,如果不是特別自信,一個賣工藝品的老闆,幹嘛突然介入真品古董的收藏市場啊?

 “市場前景?想那玩意兒幹啥?”

 陳彥光搖搖頭告訴陶小姐:

 “我和我岳父,私下裡想給張揚送錢他都懶得收。”

 “現在他要和我合作,猶豫一秒鐘都是對他的不尊重。”

 “啊?”陶嫦愣了一下:“您說的太誇張了吧?鑑寶和做生意還是有區別的……”

 “確實。”陳彥光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鑑寶確實比做生意來錢快。”

 “我剛認識張揚那會兒,他出門還是擠公交的。半年時間,現在隨隨便便撿漏一件瓷器,就能賣五百萬。”

 聽陳彥光說起以前的事,車裡另一位女士也有了興趣。

 程詩卉笑著問道:“阿光,你當初是怎麼認識張揚的?”

 “我……”

 “我是經人介紹認識的,就阿韋,韋福光你還記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