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上的拖鞋 作品

第254章 古人解衣服用的

 “河東集團?您說的不會是粵省那個最大的藝術品工廠吧?”

 “我記得在內地,他們是把藝術品,當假古董賣的呀?那是詐騙……”

 蘭老闆先是下意識的問了這個問題,和張揚握完手後,他馬上自我開解道:

 “應該只是同名,您可是博物館的館長,怎麼會……”

 “就是你說的那個河東集團。”張揚笑著告訴蘭老闆:“他們以前的老闆在坐牢呢,現在粵省這邊的工廠,已經停產了。”

 “是嗎?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就在今年上半年。”

 “那怪不得。”蘭老闆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怪不得現在市場上,河東集團的貨都漲價了。”

 程家父子確實進去了,但他們賣出去的貨並沒有消失。

 相反,因為沒有了源頭,存貨還賣得更緊俏了。

 只不過在香江這邊,都是按工藝品賣的。

 “河東集團的貨,用的都是環保材料,而且每件東西都搭配了背景故事。”

 “現在那些小作坊的東西,根本比不了。”

 用蘭老闆的話說,程老大現在離“地下藝術品大王”的榮譽,就差最後一步——死在獄裡。

 這樣就能埋到地下了。

 “你這邊也有河東集團的貨?”

 張揚重新打量了一下富麗堂皇的展館,難道這也是個賊窩?

 “那種生意實在不掙錢,我前期考察完市場就放棄了。”

 蘭老闆搖搖頭說道,接著誇誇而談:

 “現在我主要做傳統國畫的生意,把國畫賣到歐洲,再把歐洲的油畫賣到國內……”

 “一來一回,賺翻了……”

 看張揚對做生意的話題好像不感興趣,蘭老闆話鋒一轉,回到了眼前這些創匯瓷上。

 “這些新瓷器,真的很有價值嗎?”

 “當然有價值。”張揚答道。

 “只不過你想賣出價格,得很多力氣。”

 “我目前都沒有把握。”

 張揚沒想過玩車禮軍那套把戲,故意把這幾件東西說的一文不值。

 創匯瓷除了有瓷器大師的光環加持外,最大的特點是:成本高。

 為了燒製出滿意的產品、創造外匯,當時的工匠可以完全不顧及成本的進行創作。

 蘭老闆是開藝術品公司的,他能理解張揚話裡的意思。

 一件普普通通的瓷器,怎麼賣出高價?

 要麼證明它的稀缺性,要麼找業內專家證明它的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