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疊羅漢

 眾所周知,沿海地區的天氣,和天氣預報一樣善變。

 鑑寶活動的

 還沒出門,雨就已經淅瀝瀝下了起來。

 還好,警車已經開到了酒店門口,包接包送,要帶他去當地的派出所。

 和他一起上車的,還有昨天見過的、瓷器鑑定專家竇老師。

 看到張揚也在車上,竇老師很不解:

 “小張,你也是鑑定委員會的成員嗎?”

 警方在處理文物相關的案件時,會申請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專家,對涉案文物進行年代和價值的鑑定。

 一般都是向上申請本地的鑑定委員會的專家來鑑定。

 “我記得張揚你是臨海人呀?”

 隨著鑑定的進程不斷往前,他已經總結出來了三種不同時期的墓葬。

 盜墓賊挖出來的東西,基本不用考慮真假,按年代分一下類就行。

 “最晚到清中期,乾隆往後的銅錢沒有見到。”

 而且肯定是公認的風水寶地,所以從漢代開始,一直到清代,持續不斷的有人葬在那裡。

 “老師你誤會了,我是去錄口供的。”張揚解釋道。

 張揚到會議室的時候,來鑑定古錢幣的那位專家已經準備下班了。

 “公元一世紀的時候,我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拿桂樹的木頭做的十字架啊!”

 竇老師蓋上杯蓋後,又感嘆了一句。

 在派出所的大型會議室裡,一張可以圍坐三十人的長桌,上面擺得滿滿當當。

 因為前朝的墓葬,要變成當朝可以埋人的風水寶地,是需要戰火和時間的。

 他的存在,在鑑寶的海選階段,有很重要的意義。

 鑑寶活動

 大爺好像聽懂了張揚話的意思,吹鬍子瞪眼的說:

 “你說我這東西是假的?”

 張揚懷疑盜墓賊挖的不是墓,而是清代青瓷的窯口。

 “大爺,您這這件東西,我看不了。”

 一位又一位的寶友,逐漸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盜墓賊和民間的國寶只是一時的驚喜,國寶幫才是鑑寶的主旋律,並且貫穿始終!

 可能是因為羊城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前沿陣地,在這裡,連國寶幫都被異化了。

 張揚正想著這個問題,耳邊突然傳來一句:

 “小張,你這麼快的嗎?”

 墓主人可能是士大夫階層,不然陪葬的瓷器不會這麼精美。

 錄完口供,準備回酒店,張揚剛出辦公室,走廊上衝過來一個人影,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他攥著張揚胳膊的那隻手,更緊了。

 但實際上,他說他手裡拿的那塊有部分被燒焦了的木頭,是ys受難日留下的。

 “最早可能到秦,因為有十幾枚秦半兩,還有兩枚楚國的銅貝。”

 張揚想了想,這忙可以稍微幫一下。

 “年輕人就是快啊!”

 “你說你只盜了一個墓?”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張揚說:

 隔壁鑑定銅鏡的專家,好像已經完事了,剛好可以去看看,他們那邊是什麼結果。

 這些是文物鑑定的結果,也是這個案件的重要線索。

 “你可別走了,我已經問過汪國聲了,他說你看陶瓷很準。”

 這是最下面的那一截。

 一眼看去,都是些青的瓷碗、瓷碟。

 “因為便宜啊。”竇老師耐心的解答道:“老百姓能陪葬的起的東西里,屬瓷器的性價比最高。”

 看起來像是來鑑定木材的。

 “你看那件吉州窯,不也是南宋的陪葬品嗎?”

 但明天要是天氣好轉的話,竇老師還要去現場參加活動呢!

 雖然張揚不知道他在氣啥,自己這是義務鑑寶,又不收他錢,但還是解釋了一下:

 “您這件是桂樹的木頭。”

 竇老師的意思是,張揚如果是涉案人員,不是單獨押運嗎?

 “千難萬難,今天一定要幫我這個忙,晚上我請你吃最貴的順德私房菜。”

 我老竇什麼人沒見過、什麼口號沒喊過?

 他看了下自己的進度。

 等他到現場,看到贓物的數量後,馬上改變了這個想法:

 隔天,派出所的審訊室裡。